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全力推動新能源產業加快發展和全產業鏈建設, 內蒙古搶抓機遇、落子如飛,以生動實踐作答發展之問——

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向何處發力?

2023年04月25日09:23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內蒙古集中連片的光伏發電項目區。畢力格 攝

  內蒙古光伏發電項目區,工人在安裝光伏板。畢力格 攝

  興安盟風電電機生產車間,工作人員忙碌不停。畢力格 攝

  伊金霍洛旗聖圓能源制氫加氫一體化項目電解水制氫車間,工作人員檢查生產線安全。 張俊英 攝

  內蒙古大型風電場。畢力格 攝

  核心提示

  發展新能源產業,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內蒙古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眼高質量發展謀篇布局,定策施策切中肯綮、破題解題放眼未來。

  仲春時節,庫布其沙漠鄂爾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項目施工現場,機聲隆隆,數百台推土機正開足馬力平整場地。

  這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沙戈荒”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總投資超800億元。項目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區送電約440億千瓦時,每年節約標煤約6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600萬噸,對促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全力推動新能源加快開發和全產業鏈建設。”“集中打造風光氫儲產業集群和呼包鄂通裝備制造基地,努力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釋放出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強烈信號。

  “當前,能源特別是新能源迎來了高速發展的春天。必須錨定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的目標,搶抓機遇,抓緊布局,敢拼敢干,闖出能源尤其是新能源發展的新天地,做好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自治區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說。

  搶抓機遇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錨定宏偉目標,內蒙古高歌猛進、一路向前。

  發揮資源優勢擔起歷史重任

  內蒙古風能、太陽能資源富集,是國家重要的清潔能源發展基地之一。全區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14.6億千瓦,約佔全國的57%﹔太陽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94億千瓦,約佔全國的21%。發展新能源,內蒙古優勢獨具。

  為此,在全國能源“一盤棋”局下,發展新能源產業是內蒙古必須承擔的歷史重任。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有關部門出台了多項政策文件,特別是《關於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等規劃方案,為內蒙古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提供了行動指南。

  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搶抓發展機遇,努力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全力推動新能源加快發展和全產業鏈建設,自治區決策層的發聲與時俱進:

  “在新能源建設上,一定要創新開發利用方式,推進全產業鏈發展。”

  “要堅持煤、電、油、氣、風、光、氫並舉,以解決消納能力不足問題為突破口‘大干快上’推進新能源建設,錨定綠色低碳方向提升煤炭、煤電保障能力,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發展新能源要樹立全局觀念、系統思維,統籌推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統籌能源供應和消納,統籌基地建設與服務運維,確保一體推進、相互促進,帶動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

  “要堅持系統觀念,按照全產業鏈要求,不斷延鏈補鏈強鏈,集中力量打造全國新能源裝備制造和運維服務基地。”

  發展新能源產業,內蒙古著眼大局大勢、統籌謀篇布局,定策施策切中肯綮、破題解題放眼未來。

  ——印發實施“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及可再生能源、油氣、技術創新、氫能、能源數字化轉型等多個專項規劃,制定關於推進風電光伏、儲能、氫能、新能源裝備高質量發展意見等系列規劃和指導性文件,搭建起自治區新能源產業發展政策體系的“四梁八柱”。

  ——聚焦風、光、氫、儲4條重點產業鏈,一體化推進新能源開發與裝備制造、運維服務等協同發展,著力打造千億級裝備制造產業集群。2022年,全區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完成投資620億元,為年初計劃的1.3倍,呼包鄂通全產業鏈裝備制造基地初步成形。

  ——聚焦新能源全產業鏈頭部企業,確定了第一批鏈主企業名單,推動設立新能源裝備制造發展基金,確定風電、光伏裝備制造產業鏈發展路線圖,全力以赴補齊產業鏈短板,先后引進遠景、明陽、天合、龍馬、隆基、晶澳、金風等30余家新能源鏈主頭部企業。

  ——在全國率先創新推出6類新能源市場化消納模式,通過市場化方式為新增負荷配置相應規模新能源,實現新能源自發自用和能耗總量、碳排放、用能成本下降。2022年,全區批復實施6類市場化新能源並網項目112個,總裝機規模超過3000萬千瓦。

  應變局,育先機,開新局。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向何處發力?內蒙古發展新能源方向明確、目標清晰、行動有力。隨著頂層設計的不斷完善,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壯美畫卷在北疆大地徐徐鋪展。

  創新開發方式推進全產業鏈發展

  在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聖圓能源制氫加氫一體化項目現場,各條生產線正在高速運轉。在這裡,每小時就可生產1000方氫氣,15分鐘就能加滿1輛氫能重型卡車動力燃料箱。

  “該制氫加氫一體化項目於去年7月底開始試生產,生產的氫氣純度達到99.99%,高於國家標准,可實現伊金霍洛旗境內的氫氣自給。”項目負責人說。

  這是內蒙古首家制氫加氫一體化項目,目前已全面開展氫能示范應用,首批2座固定加氫站、6座撬裝式加氫站已投入使用。

  在烏蘭察布市集寧區三峽現代能源創新示范園的“源網荷儲”技術研發試驗基地,一排排儲能集裝箱整齊放置,宛若一塊塊大型充電寶。

  這裡是烏蘭察布市新能源儲能的重要技術試驗基地,也是國內首個儲能配置規模達到千兆瓦時的新能源場站。

  “2021年,中國長江三峽(集團)烏蘭察布新一代電網友好綠色電站示范項目(一期)並網試運行,總建設規模200萬千瓦,包括170萬千瓦風電項目和3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配套建設55萬千瓦×2小時儲能系統。”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副總經理周淵介紹。

  在中材科技(錫林郭勒)風電葉片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各自崗位上緊張有序地忙碌著。

  “為了更好地滿足國內陸上風電大型化及差異化需求,去年我們對7條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生產的風電葉片長度達到90米及以上級別。”中材科技(錫林郭勒)風電葉片有限公司總經理隆翊介紹,今年公司將再增加一條90米及以上級別風電葉片生產線,屆時,公司將全面進入大葉型風電葉片生產階段,全年風電葉片最大產能可達到600套。

  善弈者謀勢,善謀者致遠。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向何處發力?全區各地立足實際,立足資源稟賦,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走出新能源產業鏈持續向下游延伸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包頭市依托良好的能源、資源與產業集聚優勢,成功吸引一批硅基材料和光伏龍頭企業落戶,晶硅光伏產業正快速成長為當地實體經濟新增長極。

  烏海市以加快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區域特色產業集群為產業轉型主攻目標,在堅持鏈群思維中打造以“風光氫儲用”為一體的新能源產業基地。

  鄂爾多斯市積極推進“風光氫儲車”全產業鏈發展,引進遠景、協鑫等頭部企業項目,奇瑞新能源礦用卡車和上汽紅岩、美錦國鴻氫能重型卡車項目已經投產。

  ……

  放眼北疆大地,一處處熱火朝天的建設現場,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現代化廠房,一個個揮汗如雨的身影,成為內蒙古推進新能源全產業鏈建設與發展的亮麗風景。

  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內蒙古跑出“加速度”、拼出“新高度”。2022年,內蒙古新能源裝機規模達到6500萬千瓦,成為全國唯一一個連續兩年風電光伏發電量超過1000億千瓦時的省區。

  “風光氫儲車”一體化推進

  2023年以來,一個個來自新能源領域的好消息格外令人振奮:

  阿拉善盟額濟納旗“源網荷儲”示范項目完成建設並初步實現並網供電,阿拉善盟新能源產業發展再上新台階﹔

  烏海市3個新能源項目實現並網發電,打造以“風光氫儲用”為一體的新能源產業基地,烏海市邁上新賽道﹔

  烏蘭察布市興和縣500兆瓦風電項目配套接網工程反送電一次性啟動成功,“風電之都”再一次向著能源轉型、多能互補的產業多極化發展方向鏗鏘前行。

  在2022年內蒙古新能源發展取得重要突破的基礎上,2023年,內蒙古繼續掀起推進新能源建設的澎湃熱潮。

  僅2023年1月份,內蒙古新增新能源並網裝機容量215萬千瓦,遠超歷史同期水平,為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東方風來春潮起,弄潮兒向濤頭立。

  逐浪奔涌的時代大潮,不進是退,慢進亦是退。

  自治區在2021年底已經提出這樣的目標:在全國率先建成以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給體系、率先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到2025年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火電裝機規模、2030年新能源發電總量超過火電發電總量。

  新征程上,內蒙古如何實現目標?如何推進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翻開今年的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看到清晰的行動路徑——

  “全力推動新能源加快開發和全產業鏈建設。現階段新能源發展正處於一個歷史性的‘風口’,必須按照新發展理念、全產業鏈思維,一手抓新能源開發建設,一手抓裝備制造業發展。”

  “要堅持以新能源帶動新工業,錨定‘兩率先’‘兩超過’目標,加快大型風光基地和‘源網荷儲’、風光制氫等場景項目建設,力爭並網裝機2500萬千瓦以上,建成拓展場景應用規模1000萬千瓦以上。”

  “做大做強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風光氫儲車’一體化推進。”

  錨定目標,奮楫出發。

  自治區能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全區能源系統將全力推進新能源產業“大干快上”,立足全區資源稟賦和區情,搶抓國家新能源重大發展機遇,加快大型風光基地和“源網荷儲”、風光制氫等場景項目建設,預計年底全區新能源並網裝機規模超過9000萬千瓦,為全國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新的更大力量。

  大潮涌起、風正帆懸。時下的內蒙古新能源產業一如波濤洶涌的大潮,浩浩湯湯,義無反顧,奔向更加壯闊的航程。(記者 李永桃 康麗娜)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