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盟三千余萬畝森林有了“貼身管家”
山有頭,林有主,有問題找“林長”

四月的興安盟春風漸起,雖然田野山村才初見綠意,但各級林長和護林員早已穿山入林,恪盡職守。
興安盟森林面積達3014萬畝,森林覆蓋率33.44%,活立木蓄積量9980萬立方米。自2021年興安盟全面啟動林草長制工作以來,構建了盟、旗縣市、蘇木鄉鎮、嘎查村四級工作體系,設立四級林草長1033名、副林草長1277名,設置林草長制公示牌942個,明確了各級林草長“責任區”,建立了分級負責的“責任鏈”,形成了部門協同聯動的“共治圈”,讓3014萬畝森林有了“貼身管家”。
由此,這裡的林更綠了,山也更美了。
4月12日一大早,烏蘭浩特市義勒力特鎮義勒力特嘎查黨支部書記、村級林長李德生像往常一樣,穿上運動鞋,帶上工具,便開車往山裡趕。“我們這是‘城市后花園’,責任重著呢,每天不到林子裡轉一圈,心裡就不踏實。”山路顛簸,他上山巡護一圈下來最快也得個把小時。
義勒力特嘎查林地面積1.4萬平方米,森林資源管理、森林防火、野生動植物保護……林子裡的大事小情李德生樣樣都挂在心上。他總是隨身攜帶著一本巡山日志,哪裡的樹倒了、哪裡樹木發生了病虫害、哪裡有亂倒垃圾的,都記得一清二楚。
作為土生土長的當地人,李德生在村裡生活了幾十年,他見証了這裡生態的點滴變化。“過去山上光禿禿的沒有幾棵樹,一下雨山洪就沖進院子裡。現在樹多了,生態好了,山洪沒有了,好多小時候見不到的小動物又回來了,經常能在林子裡看到野雞、野兔、狐狸,還有好多叫不上名的鳥。”李德生高興地告訴記者,“要說最大的變化,就是村民愛護森林的意識與日俱增,要是看見誰砍樹杈子,村民都不答應,一個電話就打到我這來了。”
“山有頭,林有主,有問題找‘林長’”,這成了全盟各地在森林資源保護與發展中形成的共識。2年多來,興安盟2310名林草長積極履職盡責,帶著問題認真巡林,累計巡山護林19066次,精心呵護著興安樹木。
“自從當上護林員,感覺責任重了好多。”扎賚特旗好力保鎮太平山村生態護林員陳達古拉說,“每一次巡邏,都像是去巡護自家林子。”
每天早飯后,陳達古拉就戴上印有“生態護林員”字樣的紅袖標,騎著電動三輪車奔走在太平山村內的鄉間小道上,開始了一天的巡護工作。太平山村林地分散,她每天要用2個小時才能把負責管護的500多畝林地走完,每天要走一到兩次。
扎賚特旗楊樹溝林場是扎賚特旗森林防火的重點區域,天然林面積達到60.67萬畝。為有效預防用火引發的森林火災,林場工作人員每天都要拿著扑火裝備、鐵鍬在林道上全天候巡邏巡護。
“現在我們林場所有護林員已經全部上崗到位,望火樓、管護站24小時不間斷值班值守,對過往人員、車輛進行嚴格檢查。在村屯進行防火宣傳工作,全力保護重點區域的管控安全。”扎賚特旗楊樹溝林場副場長包巴特爾說。
既要保護好山林,也要在群眾心裡播撒保護生態的種子。像陳達古拉這樣的護林員,在興安盟有一萬余名,他們充實了護林員隊伍,確保林草長制各項工作任務有抓手、能落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