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人民日報看內蒙古

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到醫療護理等服務,呼和浩特市新城區——

打通為老服務“最后一米”

本報記者 丁志軍
2023年04月13日08:0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上午9點,退休居民張萍正和鄰居黃秀蓮在社區為老服務餐廳吃早飯。同一時間,89歲居民王修德正在享受上門醫療服務,居民孫文生也用上了新安裝好的適老化改造產品……這一幕幕,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場景,折射出的是新城區立體化為老服務新模式。

  面對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新城區以解決老年人的居家養老問題為突破口,著力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感受到最美“夕陽紅”的暖意。

  “我們社區可好了,我們在這能唱歌、跳舞,還能打乒乓球、羽毛球。到了中午,就去社區的為老服務餐廳吃午飯,特別方便。”新城區麗苑社區居民王金花說。

  “對於退休的老年人來說,社區就是他們的‘家’。”麗苑社區黨委書記姜娜告訴記者,為了方便老年居民,社區不僅建設了為老服務餐廳、文藝活動室,在有條件的小區裡安裝各類健身器械,還會定期組織活動豐富老年居民的生活。

  新城區老年居民佔比較高,大多數老年居民都選擇居家養老。對此,新城區結合轄區特點,在構建15分鐘養老服務生活圈上下功夫,讓老年居民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到醫療護理、生活照料、營養配餐等精細化服務,滿足老年人“養老不離家”的願望。

  家住外運小區的許桂蘭今年90歲,因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高齡認証成了件頭疼的事,這也是許多高齡老人都會遇到的問題。為了解決老人們的難處,在每個認証周期末,新城區東風路街道都會組織社區網格員和志願者上門為有需要的老年居民進行身份認証。

  “網格員們不僅會上門為老人進行高齡認証等服務,還會根據老人的需要,為老人採購食品、藥品,幫助老人整理家務、清理個人衛生、修理家電,老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很大提高。”東風路街道辦事處主任周成告訴記者。

  除了依靠社區網格員進行上門服務,新城區還引進社會力量,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為轄區符合條件的老人提供上門護理、照護、清潔、心理撫慰等服務,著力提高轄區老年居民生活質量,打通為老服務的“最后一米”。

  與此同時,新城區積極推動適老化改造,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新城區中山社區水利廳小區獨居老人藺翠英的家中,幾件簡單的家具有序擺放,地面干淨整潔。新的助聽器放在臥室床頭,床尾安裝了可移動床邊扶手,一鍵緊急呼叫器擺在老人易取的位置。看著家裡嶄新的適老化設施,藺翠英感覺很舒心。

  新城區針對轄區老人的實際情況,通過前期調研及居民安裝需求的報名情況,在全區篩選出符合要求的空巢、獨居、重度失能老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在老人家中安裝扶手、容易磕碰的地方安裝防護角、為老人送上助行器等輔助生活器械……簡單的改造解決了老年居民的大問題。

  “適老化改造對象的標准是本市戶籍年滿60周歲以上納入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范圍的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城鄉低保對象中的高齡、失能、留守、空巢、殘疾老年人家庭以及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我們結合實際,將居家適老化改造對象范圍擴大到包括70周歲以上的獨居老人家庭。”新城區民政部門相關負責人杜玉榮介紹,“新城區去年開始實施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程,已完成改造250戶,今年我們將繼續改造70戶。”

  “今年,我們還將實施‘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為本市戶籍且在本市長期居住的經濟困難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設家庭護理型養老床位,提供居家養老上門服務。”杜玉榮告訴記者,除此之外,新城區還將合理布局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新建改造養老服務中心、站點16處,啟動建設區域養老服務中心2個。


  《 人民日報 》( 2023年04月13日 13 版)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