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赤峰

林西縣:食用菌撐起“致富傘”

2023年04月06日08:59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連日來,赤峰市林西縣官地鎮龍頭山村食用菌產業園內再次掀起趕工熱潮,村民們正在忙著打孔、接菌、覆膜……

  “這是菌棒加工車間,這些菌棒預計今年4月份就開始出菇上市了。”龍頭山村食用菌基地負責人陶幫平介紹說。

  看著眼前標准化的大棚和村民們忙碌的身影,龍頭山村民霍樹軍的臉上止不住笑意,“誰能想到這水毀地也能變身致富田,這都是‘三變’改革和招商引資帶來的好處,讓我們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

  龍頭山村靠近查干沐淪河,以前一到雨季,河水就會沖到下面的農田裡,好耕地變成了水毀地。后來新修建了灌渠,百姓的基本農田得到了保障,但水毀地卻成為了村民們的一塊心病。一次偶然的機會,鎮政府組織各村黨組織書記外出參觀學習時,發現食用菌產業是傳統農業種植效益的好幾倍,而且技術門檻不高,容易操作。

  選定目標,說干就干。官地鎮成立了食用菌發展領導小組,統籌抓好全鎮食用菌產業,並引進了浙江省三江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邀請食用菌產業專家前來實地指導,同時定期開展各類宣傳培訓活動,加快推進項目實施。

  自龍頭山村食用菌項目開工建設以來,項目建設快速推進,昔日的水毀地、零碎田,齊刷刷地被標准化香菇大棚、保鮮庫所取代。

  楊家營子村民趙萬才說:“農閑的時候在食用菌大棚干活,一天能掙一百七,還能照顧到家,真是個好活。”

  “說真的,一開始發展食用菌,我們也是心裡沒底,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誰承想,不但將村裡閑置的土地高效利用起來,還增加了臨近幾個村老百姓就業的渠道,有的村民還承包起了大棚,自己當老板,跟著企業一起干!”龍頭山村黨總支書記郝俊和對村裡的食用菌大棚是贊不絕口。

  官地鎮搭乘鄉村振興的便車,緊緊抓住產業發展機遇,積極探索“黨支部+公司+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的新路子,喚醒沉睡資源,大力推進食用菌產業發展。此外,官地鎮黨委政府還積極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條例》,大力扶持企業發展,為企業提供政策優惠和便利條件,真正做到“把項目引進來,讓產業扎住根、讓群眾笑開顏”。(記者 王塔娜 實習生 王麗娜)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激發青年志 引領青年行
  近日,自治區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高校巡講團第二宣講小分隊走進集寧師范學院、赤峰學院、內蒙古民族大學、呼倫貝爾學院、滿洲裡俄語職業學院進行宣講。 郭永興、吳東風、范欣、烏日娜、賀斐、格日勒圖、張文旭7位宣講小分隊成員,分別以《北京后花園裡“風”“光”無限》《中國高鐵跑出科技創新新速度》《“青”述二十大 做新時代好青年》《牢記囑托 在基層綻放青春之花》《老賀的故事》《牢記囑托 把模范自治區“金色招牌”擦得更亮》《守好“幸福不動產” 用活“綠色提款機”》為題作了精彩的宣講報告。…
黑河入列水利部“母親河復蘇行動河湖名單”
  為修復河流生態環境,水利部近日公布了《母親河復蘇行動河湖名單(2022—2025年)》,包括永定河等78條河流、白洋澱等10個湖泊,黑河在列。 據悉,母親河復蘇行動聚焦河道斷流、湖泊萎縮干涸兩大問題,水利部在組織全面排查斷流河流、萎縮干涸湖泊情況的基礎上,分析河湖生態環境修復的緊迫性和可行性,要求有關流域管理機構和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加快母親河復蘇行動“一河(湖)一策”方案編制工作,強化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做好河流生態流量、湖泊生態水位、河道外取用水、關鍵斷面過流狀況、地下水位變化、河湖水質、水生態變化等情況的動態監測與評估,動態掌握母親河治理修復情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