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生態環境

“生態樹”變“搖錢樹”

2023年03月23日08:34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3月中旬,春風吹過赤峰市敖漢旗,在億森明珠林果家庭農場的果園裡,薩力巴鄉49歲的農民劉波正忙著指導工人給果樹剪枝。

  敖漢旗地處科爾沁沙地南緣,水源匱乏,十年九旱。2006年,劉波響應國家號召,流轉了170多畝林地,開始治沙造林。“當時種的都是楊樹,對水的需求量大,而我們當地缺水,幾年下來楊樹林面積雖然達到了800畝,但死亡率非常高。”劉波說。2010年之前,為了能按時把樹種下去,劉波年年變賣家產,總計達到了15萬元。

  2013年春天,劉波夫婦決定改變造林策略——造經濟林,發展林果產業治沙致富。他們還定下了“三步走”的規劃:首先,以楊樹林為防風帶,種植抗旱能力極強的 “沙果”林﹔其次,增加林果品種,形成片區規模﹔最后,打造林漁旅游品牌,與三十二連山、城子山兩景點遙相呼應,建成“兩山一林”景點群。

  定下了目標,實施起來就有了動力。2013年到2016年,劉波連續流轉了近千畝殘林地,外植赤峰楊,裡栽沙果樹和雞心果樹等經濟林,實施了規模與品種的雙擴大。

  但天有不測風雲,2017年,楊樹林深受沙侵與干旱雙重影響大面積枯死,這些林地成了退化林地。這也讓劉波夫婦更加堅定了造經濟林建產業園的想法。他們又流轉殘林地500多畝,引進龍豐蘋果、寒紅梨兩個品種,形成區片化栽植。自此,那些退化林地也被改造成了經濟林。

  5年的時間,劉波的“三步走”規劃已經實現了兩步。終於在2018年,沙果樹挂果,他有了經濟效益,端上了生態飯碗。劉波夫婦發展果樹經濟也帶動了所在家鄉薩力巴鄉,全鄉已有20多戶發展林果種植,面積1500余畝,實現經濟效益450萬元。

  不舉步,越不過柵欄﹔不邁腿,登不上高山。16年過去了,劉波共流轉林地4000畝,已造林的林地達到3500畝。他正邁步在實現第三步目標的路上。2022年,劉波獲評為“國家林草鄉土專家”稱號,帶動薩力巴鄉累計更新造林4.2萬畝。

  “現在是春季,外面7級大風,可在果園裡也就4、5級。經濟林帶來的收益可再投入到造林裡來。”劉波說。(記者 張慧玲)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百名上校進百校”活動啟動
  為進一步推動自治區國防教育工作深入普及,3月22日,內蒙古軍區政治工作局聯合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教育廳和自治區雙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舉辦“百名上校進百校”活動啟動暨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學校授牌儀式。 據了解,“百名上校進百校”活動持續到今年年底,將以“開啟時代新征程、全民同心筑國防”為主題,重點宣講國防理論、國防知識、國防形勢和相關政策法規,廣泛開展知識競賽、演講比賽、“英模面對面”“我幫你”志願服務和軍營開放活動,協助學校建設英模牆、國防讀書角、國防廣播站等文化陣地和“國旗班”“軍樂團”等學生組織。…
內蒙古發布15個春季網紅打卡地
  3月21日,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公布了2023年內蒙古春季網紅打卡榜單,15個網紅打卡地上榜。 據了解,此份榜單經過多層評選,最終確定,它們分別是:呼和浩特伊利全球智能制造產業園、包頭喬家金街、鄂爾多斯康巴什旅游區、呼倫貝爾中國達斡爾民族園、呼倫貝爾扎蘭屯市映山紅生態公園、興安盟阿爾山鹿角灣溫泉度假營地、通遼市奈曼旗寶古圖沙漠旅游區、赤峰紅山文化博物館、赤峰上京遼文化產業園區、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圖書館、烏蘭察布集寧路文化商貿旅游區、巴彥淖爾黃河灣步行街、巴彥淖爾烏梁素海生態旅游景區、烏海市內蒙古小三線軍工文化園、阿拉善額濟納旗古居延澤景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