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回民區:農文旅融合讓鄉村旅游“熱”起來

2023年02月24日08:57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每到周末,呼和浩特市市民王利都會約上“騎友”,來到回民區東烏素圖村放飛心情。如今,王利和“騎友”們又有了一個新去處——回民區攸攸板鎮段家窯村。沿著104省道蜿蜒而上就來到回民區段家窯村,順著村口向村裡走去,可以看到一幅幅風格獨特、栩栩如生、色彩明艷、富有鄉村氣息的牆體彩繪,內容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紅色文化、豐收圖景、鄉村記憶、民風鄉俗、動物花草等。“等到春天杏花盛開時,就到這裡的‘鄉村咖啡屋’喝上一杯香醇的現磨咖啡。賞花、吃美食、觀田園風光……想想都愜意。”王利在“鄉村咖啡屋”前笑著說。夜幕降臨,彩燈亮起,段家窯村變得光彩奪目。2022年,回民區重點打造了段家窯文旅特色小鎮,推動“文化展示+創意體驗+生態農業”的產業融合發展模式。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呼和浩特市回民區確立緊緊圍繞文化旅游特色發展城區的發展定位,深入挖掘景區景點、歷史文化、自然生態、旅游重點村鎮等資源稟賦,廣角度、深層次、寬領域地打造以產業為核心、文化為靈魂、旅游為主線的農文旅融合的優秀項目。依托“農文旅融合+旅游公共服務”鄉村發展模式,著力打造“千年白道川 魅力回民區”文化旅游品牌,推進了區域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回民區境內旅游資源豐富,有風景秀美的井爾梁高山草原、歷史底蘊豐富的烏素圖召景區、烏素圖國家森林公園、趙長城遺址等,轄區內大青山自然風景區植被完整、森林茂密。近年來,回民區緊緊抓住首府打造“京津夏都”和大青山生態公園的有利時機,進一步完善回民區旅游基礎設施,通過將農耕文化、紅色文化、生態保護、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相結合,服務半徑不斷擴大。在啟動全域旅游的基礎上,回民區整合資源、融合項目,深挖各地亮點以文促旅賦能鄉村業態,巧妙地將自然風光和文化資源相融合。繼攸攸板鎮入選第二批自治區鄉村旅游重點村鎮之后,回民區又成功打造了段家窯網紅涂鴉村、一間房文化創意研學產業園,“杏福樹下”品牌也成為回民區農文旅融合新名片。2022年,莫尼山非遺小鎮被評為全國第一批農耕文化實踐營地,成功入選第一批“全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選項目名錄”,鄉村旅游知名度進一步提升。

  為了豐富市民游客的旅游體驗,回民區還通過舉辦“杏花節”“採摘節”“豐收節”等活動,以田園為舞台,以鄉村為背景,以文藝表演的形式,通過農文旅融合吸引游客,拉動農特產品等消費。不少村落結合當下熱點,推出露營、燒烤、採摘體驗等項目,不僅讓游客留下來,也通過文創產品銷售走出了一條村民不離鄉、不離村、不離土的增收新路子。在滿足人民群眾物質生活需求的同時,也不斷豐富了當地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實現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協調發展,走出了生態保護與鄉村振興協同的綠色發展之路。2022年,回民區全年游客接待量達222萬人次,旅游業綜合收入實現2.03億元,同比增長16.7%,以農促旅、以旅彰文、協同並進的發展態勢逐步形成。

  今年,回民區將以“文旅+”為核心,依托大青山豐富的歷史文化和自然人文景觀資源,高標准編制完成沿線文旅產業整體發展規劃,重點建設東、西烏素圖村區域性文化休閑旅游區,推動段家窯村申報國家鄉村旅游重點村,壩口子、一間房村申報自治區鄉村旅游重點村,打造留得住綠水青山、聞得到杏果飄香、記得住鄉音鄉愁的美麗田園。(內蒙古日報融媒體記者 王雅靜 通訊員 李珍)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