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草原文化

天賦河套米糧川

2023年02月19日08:54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塞外江南,天賦河套。

  黃河水滾滾東流,孕育了八百裡河套這片長河沃土。這裡因逐漸形成的縱橫交錯的引黃灌溉體系,創造了燦爛的農業文明。

  “循跡西口”採訪組走進巴彥淖爾市,探尋這方豐饒秀美土地創造的農業發展傳奇。

  興修水利 開發農業

  “河套灌區歷史悠久,始於秦漢,形成於清末,發展於新中國。”走進位於臨河區的黃河水利文化博物館,記者聆聽講解員講述巴彥淖爾2000多年來的水利開發史。

  多個民族在此興修水利,開發農業,這裡曾民族和合,人民熾盛,牛羊布野。然而,到了明末清初,隨著政治風雲變幻、自然地理變遷,曾經初步開發的河套平原一度變成了荒灘草地。

  彼時,大批躲避飢荒的山西、陝西、河北等地走西口移民到此“找飯吃”。他們帶來了充足的人力、先進的農耕技術、敢闖敢干的精神,促進了河套地區新的農業開發。

  博物館牆上,展陳著從明代到近現代我國眾多治理黃河名人的照片,清代走西口的杰出代表王同春、楊滿倉、楊米倉赫然在列。

  “河神”王同春,河北邢台人,12歲隨父來到河套。他參與開挖的八條干渠構成了河套灌區最早的八大干渠的基本骨架,開墾和灌溉農田近400萬畝。

  楊滿倉、楊米倉兩兄弟,陝西府谷人,最早在王同春手下當渠頭,后在杭錦后旗開挖楊家河,灌溉面積30多萬畝。

  “這些渠道構成了河套灌區灌溉體系的雛形,開發了大面積的土地,解決了當時本地百姓和外來移民的吃飯問題,也吸引來了更多的‘口裡’人,給河套農業再次帶來新的開發。”楊家河管理所副所長白劍鋒說。

  新中國成立后,經過幾十年治理,河套灌區建設了包括三盛公水利樞紐、總干渠、總排干等在內的世界上最大的“一首制”七級灌排配套工程體系,徹底解決了有史以來的引水難、土壤鹽鹼化等難題,伏秋大汛歲歲安瀾,河套人民旱澇保豐收的千年夢想終於實現。

  目前,巴彥淖爾引黃灌溉面積1000多萬畝,糧食年產量50多億斤。地處北緯40度農作物黃金種植帶的巴彥淖爾,成了名副其實的“塞外糧倉”。

  2019年,內蒙古河套灌區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塞外糧倉 天下廚房

  三盛公水利樞紐是河套千萬畝灌區的源頭,號稱“萬裡黃河第一閘”。黃河在此一分為二,一邊流向包頭等下游地區,一邊浩浩蕩蕩激涌著通過三盛公水利樞紐進水閘,奔騰流向河套灌區,澆灌千萬畝平疇沃野。

  杭錦后旗,國家重要的商品糧油生產基地、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國家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幾百年過去了,黃河水依然通過楊家河,流經杭錦后旗9個鎮當中的8個鎮,滋潤著這裡65萬畝的良田。

  “隆正農牧業專業合作社是杭錦后旗最大的合作社,成立於2019年,流轉土地近2萬畝,主要種植辣椒、番茄、青貯玉米以及葵花等作物。”合作社理事長李博說。

  李博介紹,他最早的構想是回山西老家種地,后經多方實地考察,發現老家的土地沒有整理改造,水資源也比較匱乏,而巴彥淖爾水利發達、土地肥沃且成塊連片,最適宜發展現代農業。

  從2019年至2022年,隆正農牧業專業合作社僅靠銷售青貯玉米一項,交易額就達5050萬元,輻射帶動周邊600多戶農戶走上了富裕路。

  “2022年,杭錦后旗重點打造了陝壩現代農業公園、頭道橋‘四級聯創’全域種植業綠色生產、蒙海鎮紅建村萬畝小麥等特色精品示范園區,建成10個設施農業產業園,以點帶面構建起‘種養加、產供銷、康養游’全產業鏈。”杭錦后旗宣傳部新聞外宣室主任汪巧枝說。

  杭錦后旗構建起的全產業鏈模式是巴彥淖爾市現代農業發展的縮影,如今的巴彥淖爾培育形成糧油、乳肉絨、果蔬等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成為我國重要的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

  天賦河套 世界共享

  “好吃好吃。”在巴彥淖爾國家農高區總部基地,杭州餐飲協會常務副會長俞寶泉一邊品嘗著焦香的羊排,一邊對我們說:“內蒙古的羊肉沒有膻味兒,清水一煮、調料一蘸就可以吃,非常美味。”

  記者採訪期間,正值內蒙古黃河流域綠色農畜產品訂貨會暨“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發布四周年主題活動舉行,草原恆通食品有限公司的兩款“天賦河套”羊排讓俞寶泉贊不絕口,他試吃后當即表達了訂貨意向。

  訂貨會的另一邊,內蒙古旭一牧業有限公司的銷售負責人馮麗娜忙得不亦樂乎,不停地向爭先恐后試吃煎牛排的客商介紹著每款牛肉的特點,幾個小時下來,她的嗓子已沙啞。

  旭一牧業是巴彥淖爾市第一批授權使用“天賦河套”這塊金字招牌的優秀企業之一,2003年創業以來,依靠著現代化的精細管理,從當初一個隻有幾頭牛的小養殖場,成長為如今的國家級農牧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優越的資源稟賦,過硬的產品質量,巴彥淖爾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天賦河套”從2018年發布以來,就享譽區內外。

  據了解,“天賦河套”現有15家企業76款授權產品。“天賦河套”開啟由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的新路徑,成為帶動優質農產品進入高端市場的強力引擎。其中,旭一牧業生產的 “沙漠有機牛肉”暢銷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省市。

  截至目前,“天賦河套”已榮獲“新時代區域農業品牌十年·卓越影響力品牌”等21項大獎。

  打通內外貿,構建雙循環。巴彥淖爾市培育形成籽仁、番茄和脫水蔬菜3個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籽仁、番茄、脫水蔬菜、枸杞、羊絨、羊肉6大類46個品種的優質農產品搭乘“一帶一路”快車,便捷地走向國際大市場,遠銷6大洲102個國家和地區。

  沃野平疇起歡歌,長卷開篇正當時。走西口先輩們治水開荒的身影雖已遠去,但是他們敢為人先、自強不息的精神激勵著巴彥淖爾人民接續奮斗,鋪陳出綠富同興的錦繡畫卷。(記者 周秀芳 韓繼旺 高瑞鋒 圖古斯畢力格)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