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發展環境 提升城市品質
——訪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廳長郭玉峰

優化營商環境牽一發而動全身。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如何結合實際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和自治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自治區兩會精神,下大力氣優化營商環境?就此話題,近日記者採訪了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廳長郭玉峰。
“今年,我們要聚焦市場主體關切,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升級。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持續鞏固和深化‘放管服’改革成果,著力為市場主體減負擔、破堵點、解難題,推動營商環境再上新台階。持續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動更多事項實現‘掌上辦’‘指尖辦’。大力推行‘區域評估+告知承諾制’,優化水電氣暖及廣電通訊報裝等市政公用報裝服務接入流程,開展聯合驗收‘一口受理’。加強行政審批管理,重點圍繞人員資格類事項進一步‘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擴大即來即辦事項范圍,多渠道擴路徑方便企業群眾。”郭玉峰開門見山地說。
郭玉峰說,今年,全區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將保持戰略定力,從最基礎的工作抓起,從最薄弱的環節入手,精准施策,靶向發力,全力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激發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品質,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
推動住房“兩個體系”協同發展,著力實現“宜居安居”目標。按照“高端有市場、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的原則,均衡發展商品房、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規范發展公租房、鼓勵發展共有產權房,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統籌做好“保交樓、化風險,增信心、穩預期,建機制、促轉型”工作,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2023年計劃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1.1萬套(間),計劃發放城鎮住房保障家庭租賃補貼2.64萬戶,計劃實施棚戶區改造1.5萬套。
用好城市體檢、城市更新、城市精細化管理“三個硬抓手”,推動城市功能完善品質提升。統籌推進城市“建與管”,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著力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不斷提高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持續鞏固提升城鎮居住品質、基礎設施品質、基本公共服務品質、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602個,21萬戶以上。加快解決停車難問題,計劃新建公共停車場120個,增加2.1萬個停車泊位。抓好城市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試點工作,計劃新建充電樁8000個。加快城鎮燃氣、供水、排水、供熱等老化管道更新改造,計劃實施改造1500公裡。
堅持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著力解決城鄉建設中的資源浪費問題。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轉變城鄉建設方式,加強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綠色低碳城市,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抓好自治區城鄉建設綠色發展試點城市創建工作。大力推進熱電聯產、工業余熱和大型區域鍋爐等集中供暖方式,實施好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試點項目。科學精准推進城市綠化工作,新建城市口袋公園150個、城市綠道120公裡。推進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新增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12個。開展黑臭水體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確保20個縣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內所有河流無返黑返臭及新增黑臭水體。推進大起底行動,集中處置“半拉子”工程,力爭年底前全部盤活銷號。
創新投融資模式、建管模式,用市場化、社會化、專業化思維破困局、開新局。積極創新投融資模式、建設模式,更多運用投資人+EPC、地方國企+購買服務制,申請專項債+基礎設施基金+銀行項目貸款、建辦分離、以租代建模式,TOT、REI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等方式推進住建重點領域項目建設。鼓勵支持在環衛保潔、市政路橋養護、園林綠化等領域通過市場化公開競爭的方式擇選購買業內高水准高信譽公司專業服務,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落實招商引資三年行動方案,對上爭資立項,對下搞好服務,牽線搭橋,內聯外引,助力推動“引資入區”,又要“借船出海”,實現“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
改善農村牧區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全面推進鄉村建設,提高農房建設品質和村庄建設水平。加快推進農村牧區生活垃圾和建制鎮生活污水治理,持續鞏固拓展農村牧區住房安全保障成果。計劃實施農村牧區危房改造3000套以上。(記者 李永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