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關注民生

奈曼旗“大棚經濟”賦能鄉村振興

2023年02月13日09:24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春種夏管秋收冬閑,曾是農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如今,這種生活方式悄悄地變了樣。通遼市奈曼旗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一改農閑時節“貓冬”舊習,在設施農業示范區,村民們忙著焊鋼架、加緊搭建大棚,或在大棚裡施肥採摘,一派忙碌的景象。

  在八仙筒鎮黎明村的田間,村民三三兩兩一組搭建大棚。十幾個已搭建成型的大棚框架下,2台鏟車來回穿梭,鏟車的轟鳴聲,金屬的碰撞、敲擊聲和成一首寒風中的“交響曲”。

  八仙筒鎮黎明村黨支部書記王東興介紹說:“新建的25棟春秋育秧棚總計投入京蒙協作資金255.86萬元,佔地24624平方米。”

  據了解,2022年八仙筒鎮申請京蒙協作資金443.5萬元,在古日古勒台嘎查、黎明村、紅升村3個嘎查村實施春秋棚建設項目,計劃建設春秋育秧棚39棟,建筑面積共42204平方米。“近幾年,黎明村堅持黨建引領,通過流轉土地、荒沙荒山對外發包等方式為村集體經濟儲蓄能量,將這25棟春秋棚對外發包,每年村集體經濟將在原有基礎上增收10余萬元,帶動務工70余人次。”王東興說。

  巍巍青龍山腳下,同樣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在青龍山鎮青龍山村,記者掀起厚厚的棉布帘子,弓腰走進設施農業大棚,看到西紅柿、黃瓜、茄子長勢喜人,大棚裡呈現出春意盎然的景象,增收的設施農業已成為這裡農民致富的主戰場。

  “現在老百姓都不‘貓冬’了,都想著法增加些收入,現在咱們這兒有5個冬季蔬菜暖棚,每天都有10人以上在這裡務工。”青龍山村黨支部書記關成龍介紹。

  青龍山鎮地處遼西山地邊緣,海拔1200米。該鎮在南部種植甘薯2萬多畝,在北部較干旱地區發展養殖業,種植谷子。為了避免同質化競爭、挖掘產業發展潛力,青龍山鎮充分利用牦牛河流域資源優勢,搭建大棚、發展設施農業。

  2022年,青龍山村黨支部領辦了下窪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845畝土地,建設5棟溫室大棚,探索實施“統一確定種植種類、統一培訓種植技術、統一管理財務收支、統一規劃銷售市場”的“四統一”經營模式,推動設施農業產業化、規范化運營。吸納靈活用工80余人,務工農戶人均增收3000余元。(記者 郭洪申 薛一群 實習生 王陽)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