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多向發力 勇做能源供應“壓艙石”

——訪自治區能源局副局長陳錚

2022年12月16日08:49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內蒙古作為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承擔著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今年以來,自治區圍繞能源保障供應,做了哪些重點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又將如何做好全國能源保供“壓艙石”和“穩定器”?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自治區能源局副局長陳錚。

  “保障國家能源供應安全,是我們肩負的重大政治責任,必須不折不扣認真執行好、落實好。”陳錚說,今年以來,自治區堅決扛起能源保供政治責任,全力以赴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

  在推動煤炭增產增供方面,今年以來,內蒙古充分釋放煤炭先進產能,全力推動停產煤礦復工復產、建設煤礦應產盡產、在產煤礦滿產達產。目前,全區在產煤礦產能達12.2億噸。1-10月份,全區煤炭產量9.7億噸,佔全國的1/4,同比增長13.6%﹔外調量5.8億噸,煤炭供應范圍覆蓋全國2/3以上省份,同比增長17%,產量和外運量均創歷史新高。

  在嚴格落實中長期合同制度方面,內蒙古全年承擔國家下達的電煤中長期合同任務9.45億噸,佔全國任務總量的36%,居全國第一。在此基礎上,又按照國家要求落實了10個省區、4540萬噸應急保障煤源,東北三省600萬噸冬季供熱用煤任務,用實際行動彰顯了國家重要能源基地的政治擔當。

  在抓好電力保障供應方面,自治區電力裝機規模約1.59億千瓦,佔全國的6.9%,居全國第一﹔在運的5條特高壓、11條超高壓電力外送通道的送電能力約7000萬千瓦,居全國第一,送電范圍覆蓋華北、東北、華東、西北地區以及蒙古國。1-10月份,全區外送電量214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8%,連續17年領跑全國,區內全年沒有實施有序用電。

  同時,內蒙古全力推進油氣穩定供應。加大油氣項目建設力度,匯能煤制氣二期10.2億立方米項目已投產,華星煤制氣、伊泰煤制油、大唐克旗煤制氣二期和北控煤制氣等項目正有序推進。朝陽建平至赤峰、大路至和林格爾、赤峰東北環線、烏海低碳園高壓天然氣管道等項目已投運,中俄東線-雙通線聯絡線、多倫縣供氣管道等項目正加快建設,包頭至臨河輸氣管道項目已核准。1-10月份,全區原油產量129萬噸、同比增長33.9%,天然氣產量25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4%,煤制油產量91萬噸、同比增長9.2%,煤制氣產量22.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8%,內蒙古已成為國家“西氣東輸”戰略的重要支撐。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保障好能源供應,更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陳錚表示,下一步,全區能源系統將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最重要的政治任務,持續推進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不斷強化能源供應保障能力,確保國家能源安全。

  全力抓好煤炭先進產能釋放,加快推動國家已同意核增產能煤礦手續辦理,指導在產煤礦優化生產組織,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力爭實現滿產達產,督促在建煤礦盡早轉入聯合試運轉,保障煤炭穩定供應。全力抓好煤炭中長期合同履約監管,認真落實國家關於煤炭中長期合同簽訂履約系列決策部署,督促煤炭供需雙方嚴格執行煤炭中長期合同相關政策,不斷提高履約水平。全力抓好電力安全穩定供應,認真落實國家、自治區電力保供各項部署要求,保障電煤充足穩定供應,會同電網公司,常態化開展電力運行監測、研判和處置。監督發電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堅決遏制非停受阻嚴重、檢修超期不啟等問題,及時組織專家組核查非停受阻異常機組,確保發電機組應發盡發、多發滿發。全力抓好油氣供應保障能力,持續推動油氣企業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加強油氣生產能力。穩步推進煤制油、煤制氣示范項目建設,保障已投產項目穩定運營,積極推進在建項目建設。強化油氣行業運行情況調度和分析,及時研判油氣生產和供應保障中存在的風險,做到早發現、早協調、早化解,確保全區油氣正常生產和安全穩定供應。全力抓好安全生產和能源保供,督促能源企業切實履行好主體責任,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壓實能源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積極組織開展常態化檢查,深入排查問題隱患,督促企業嚴格落實整改,堅決做到不安全不生產。(記者 康麗娜)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