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字彎裡奏響綠色奮進曲
——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高質量發展紀實之二

准格爾黃河大峽谷。 李穎 攝
道路景觀。曹敏 攝
在准格爾旗藍天街道的口袋公園,居民們正在踢毽子。 趙剛 攝
准格爾經濟開發區大路產業園大路公園。賈欣隆 攝
准格爾旗藍天街道白雲社區雪梅裡鄰裡廣場。 趙剛 攝
寒冬時節,鄂爾多斯市准格爾黃河大峽谷在夕陽的映照下如金奪目,猶如一條長龍盤踞於崇山峻嶺間。
准格爾旗一年四季美如畫:初春,沙圪堵鎮滿山遍野的杏花婀娜多姿、芳香四溢﹔盛夏,國家礦山公園鬆濤陣陣、綠意盎然﹔金秋,密布在小區內的口袋公園讓市民推窗見綠、出門見景……
守好這方碧綠、這片蔚藍、這份純淨,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
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國發展大局確立的戰略定位,也是內蒙古必須自覺擔負起的重大責任。構筑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把祖國北疆這道風景線建設得更加亮麗,必須以更大的決心、付出更為艱巨的努力。
准格爾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的殷殷囑托,堅定不移、矢志不渝地奔跑在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上,以“快步跑、爭一流、作貢獻”的姿態,努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厚植“北疆綠”、增色“中國藍”,在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上交出一份亮麗答卷。
以綠為底 生態版圖日漸擴展
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植樹樹成林。
寒冬時節,准格爾旗沙圪堵鎮廟壕村樟子鬆、油鬆迎風搖曳、綠滿山頭。這是該村實施植被恢復造林工程的杰作。該村整體地貌以荒山荒沙地為主,原生植被貧瘠,樹種單一。准格爾旗林草局按照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在這裡栽種下植油鬆、樟子鬆、山杏等樹木。
“今年廟壕村植被恢復造林工程栽植的樹種包括60%的樟子鬆和油鬆,40%的杏樹和其它樹種,共栽植樹木8萬余株。未來2年將進行補植,每年進行不少於3次的集中澆水除草,日常精心看管看護,預計2025年這裡的森林覆蓋率將達到國土三調空間規劃的要求。”准格爾旗林草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沙圪堵鎮廟壕村植被恢復造林工程是准格爾旗實施生態建設的一個縮影。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准格爾旗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落實鄂爾多斯市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十大行動”各項任務,持續深化全旗生態環保“六大行動”,堅持在林業生態建設上做“加法”,讓綠色成為美麗准格爾的“底色”。今年全旗實施生態建設7.7萬畝,其中植被恢復工程0.1萬畝,義務植樹1萬畝,低質低效林改造4.2萬畝,森林撫育2.4萬畝。
生態是最寶貴的資源和財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既要滿山遍野的綠,更要街頭巷尾的綠。准格爾旗精准發力,打出藍天碧水淨土“組合拳”,厚植美麗的生態底色,描摹了一幅日漸擴展的綠色生態版圖,讓市民出門見綠、見景。
今年准格爾旗充分利用閑置空地、廢棄地等邊角地帶,見縫插綠,補足休閑空間,建設口袋公園,拓展市民活動空間,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為群眾打造家門口的“桃花源”。
推窗見綠,出門入園。按照“公園+”模式,准格爾旗實施沿河植綠、沿路布綠、節點增綠、規模造綠工程,布局“城市公園提靚、林蔭廊道慢行、口袋公園點綴”的公園城市體系。今年,該旗結合全旗綠地系統現狀,圍繞老舊公園提升改造、市政道路兩側提升改造、城區出入口提升改造、主次干道街旁綠地、街心公園提升改造四個方面,新增建設面積17048平方米。同時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生態園林體系要求,採取針灸點穴、見縫插綠的方式,在居民小區周邊,因地制宜打造小游園、小休憩點,讓“綠”成為城市底色,實現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出門見景。
從“增綠量”到“增顏值”,准格爾旗在生態建設方面提供了“准格爾方案”,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准格爾力量。
向綠而生 綠色礦山風生水起
提升資源型地區集約化發展的含新量、含金量和含綠量,是准格爾旗各族各界努力攻克的課題。
多年來,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為推動地區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但傳統粗放型開採方式也造成了資源浪費和生態環境的脆弱失衡。從蠶食碧水青山到反哺生態環境,一代代准格爾人通過不懈努力,探索礦山綠色發展新路,用不斷實踐為准格爾旗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生動注腳。
初夏時節,漫步在准格爾國家礦山公園,新葉吐綠、燕轉鶯啼,清風拂面、空氣清新,一派生機勃發、如詩如畫的景象。
為了破解在原生態脆弱、經濟結構單一、水資源匱乏、植被稀疏的黃土高原半干旱荒漠地區進行生態環境保護這一世界性難題,國能准能集團自建礦以來,就根據礦區地質特征,創新形成水土流失控制技術體系、生態重構技術體系、標准化作業流程,按照“黃土封綠、立體造綠、擇空補綠”的發展思路,對排棄地全覆蓋、無死角復墾。同時,充分盤活礦山土地資源,建成總佔地面積1198公頃的北排土場生態景觀示范區和哈爾烏素草原文化體驗區等多個示范項目,集中打造千畝杏花林、千畝彩葉林和千畝果園“三個千畝”工程,建成露天印象館和採掘文化展示區,實現觀光旅游、休閑採摘、科普教育、工業體驗一體化發展。
如今的礦區山清水秀、景美物豐、鳥語花香、滿目蒼翠,已成為百鳥的天堂、動物的樂園,被評為“中國最美礦山”和“國家級綠色礦山”,獲批“准格爾國家礦山公園”,有效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從單點發力到全面開花。
智能煤炭公司麻地梁煤礦如今已打造成一座集數字化、智能化、現代化於一體的“智慧礦山”。
從建礦之初,公司就把環保綠化放在首位,按照花園式礦井來規劃籌建,讓礦區實現“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在麻地梁煤礦,傳統礦區裸露、灰塵漫天的景象完全被滿目的蒼鬆翠柏所取代。而封閉式環保作業和5G智能化操作,則成為這裡“道路不見煤、樹葉不沾灰”的秘訣。截至目前,礦區綠化面積為16公頃,植被覆蓋率達98%,成為綠色礦山建設典范。
“按照‘先試點示范、后整體推進’總體思路,准格爾旗以生態恢復和持續改善為前提,按照宜草則草、宜林則林的規則,將旗內所有生產礦山、新建礦山全部納入規劃之中,明確目標任務、建設標准和完成時限。截至目前,全旗共建成綠色礦山70座,其中國家級綠色礦山8座,自治區級綠色礦山62座,綠色礦山建成數量及質量均位於全區前列,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綠色答卷’。”准格爾旗發展和改革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逐綠而行 產業轉型活色生香
准格爾旗煤炭資源富集,全旗煤炭總儲量約544億噸,探明遠景儲量達1000億噸以上,含煤總面積佔全旗總面積80%以上。以煤為基的准格爾旗依托煤而不依賴於煤,積極踐行“雙碳”戰略,逐綠而行、點綠成金,做足產業轉型綠色文章。
讓黑金“綠”起來,其時已至。走進大路產業園久泰能源集團廠區,隻見銀色的設備群屹然高聳,映著藍色天空,“奪目感”十足。
當前,久泰能源集團以煤為基礎原料支撐,已建成的年產100萬噸煤制甲醇和60萬噸煤制聚烯烴以及在建的年產100萬噸乙二醇等項目,以烯烴、芳烴、液氫能源、新材料等為主要發展方向的產業格局,推進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生產出近百種高端化工產品。
“項目總投資1.36億元,產品聚酰亞胺屬於特種工程塑料,是耐高溫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應用於航天航空、手機制造、筆記本電腦、數碼產品等領域,是一種附加值非常高的產品,將填補國內空白。”內蒙古久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崔宇介紹,該項目面向碳中和的能源顛覆性技術研發進行突破,利用一期現有的二氧化碳和副產的氫氣作為原料,既能實現碳封存技術示范化應用,又能推進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
從一塊煤到一匹布,從黑到白,從能源到新材料,再到一枚中國芯、一件航天服、一塊鋰電池、一面屏……讓黑金“白”起來、“綠”起來、“亮”起來。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准格爾旗牢牢抓住綠色轉型這一牛鼻子,發力產業延伸、產業多元、產業升級,當好全區經濟穩定的壓艙石、前進的排頭兵。
現代能源經濟提檔升級。准格爾經濟開發區准格爾產業園獲批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准格爾經濟開發區大路產業園入選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園區。准格爾經濟開發區大路產業園規劃面積140平方公裡,重點發展煤制油、煤制氣等清潔能源和煤制烯烴、芳烴、乙二醇等煤制化學品及下游產品,延伸發展煤基新材料產業,大路產業園已入圍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確認為自治區級工業園區。目前准格爾旗已建成易高14萬噸穩定輕烴、易高12萬噸乙二醇、伊泰16萬噸煤制油、久泰60萬噸烯烴、東華60萬噸甲醇等一批煤化工項目,煤化工產能達到500萬噸。
可再生能源加碼發力。准格爾旗積極推進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優化開發利用布局。在加快配套電源點建設的同時,推動400萬千瓦庫布其沙漠基地鄂爾多斯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推進多種能源協同互補、集約高效發展。持續抓好蒙西至天津南特高壓輸電通道配套電源點建設,積極爭取國家新布局的特高壓輸電通道項目在准格爾落地。立足資源優勢,加快推動新能源開發利用。加快煤矸石綜合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工作,探索煤矸石等煤炭共伴生資源多方式、多途徑綜合利用,推進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及下游產業發展。
新能源產業風生水起。准格爾旗深度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搶抓新能源發展的有利時機,依托蒙西至天津南特高壓等外送通道,堅持大規模外送和本地消納、集中式和分布式開發並舉,建設千萬千瓦級新能源發電基地。全旗已獲批470.5萬千瓦新能源指標。2021年入選國家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蒙泰不連溝煤礦綠電低碳屋頂分布式光伏一體化示范項目、華能魏家峁煤礦光伏+電動重卡換電一體化示范項目等礦區工商業分布式光伏成功並網,全區首家零碳鄉村示范項目在准格爾召鎮准格爾召村正式開工建設。1.2萬千瓦准格爾旗智慧能源城市項目建設完成、順利並網。納日鬆鎮40萬千瓦光儲制氫示范項目、24.3萬千瓦整縣推進屋頂式光伏項目、5萬千瓦分散式風電和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項目建設持續推進。啟動建設新能源科技產業基地,引進徐工、天合、遠景、氫晨、重塑等一批新能源頭部企業,大力發展“風光氫儲車”產業集群,全區首台純電動無人駕駛礦用車成功下線,相關企業已簽訂5434輛新能源重卡購置協議,推動新能源重卡全產業鏈落地該旗。建立“准格爾旗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基金”,規模已達17.5億元。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面向未來,准格爾旗將踔厲奮發,把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落實好、完成好,按照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鄂爾多斯市相關指示要求,在構筑“四個世界級產業”、建設“四個國家典范”、打造“四個全國一流”方面作出准格爾貢獻,帶領全旗各族人民邁上美好新征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