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林西縣大井鎮:資源活起來 產業強起來 群眾富起來

2022年11月22日10:58 |
小字號

歌聲鑼鼓響起來,民俗舞蹈跳起來。走在赤峰市林西縣大井鎮廣袤的田野上,精致美麗的農家小院、干淨平坦的鄉間道路、欣欣向榮的農業產業……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助力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奮力繪就環境美、產業興、鄉風淳的秀美鄉村新畫卷。

廢棄小學“蝶變”玉米壓片加工廠

“我是東方紅村土生土長的農民,就見不得土地閑著,以前每次路過這裡看見一片荒地心裡總不是滋味,現在好了,感覺心裡很美。”東方紅村村民陳義對著以前的廢棄小學——如今的玉米壓片加工廠說道。

東方紅村一直都有種植玉米的習慣,為實現利益最大化,推動種養殖產業融合發展,形成較強產業拉動效應,同時減輕因玉米秸稈焚燒造成的大氣污染,促進農業種植結構調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銜接提供的產業支撐,實現強企富民的戰略目標,大井鎮因地制宜謀劃建設玉米壓片加工廠,使“小小玉米”發揮最大效益。方向確定了,選址選在哪?大井鎮在充分考量東方紅村資源稟賦后,選址於已經廢棄的小學進行廠區建設,經過半年左右的建設,如今廠區已經建設完成,在今年豐收季帶動50余人就業,使村民的腰包再鼓一點。廢棄小學“蝶變”玉米壓片加工廠,“點石成金”在東方紅村成為現實。

閑置磚廠“進化”全產業鏈優質肉牛繁育基地

“我們村這個磚廠已經閑置多年。2022年4月份通過招商引資,把它租賃給國鳳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用以建設優質肉牛養殖小區,通過閑和用互轉,不僅有效壯大村集體經濟,還解決了村內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大井鎮紅星村黨總支書記董艷君喜笑顏開地介紹道。

走進大井鎮隆平農場鄉村振興全產業鏈優質肉牛繁育基地,土地平整、廠房林立,很難想象半年之前這裡還是一處閑置的磚廠。通過前期考察和調研,結合玉米壓片加工廠可以為養殖業提供飼料的便利條件,大井鎮決定讓閑置磚廠“進進化”。結合全縣主導產業發展思路,按照集約、集中、集約的發展原則,推進產業升級轉型,在全鎮“兩帶一區”產業布局總體規劃下,結合隆平農場基礎條件、產業現狀等因素,充分調整農村經濟結構,推進優質肉牛養殖業產業化發展,形成農牧民收入不斷提高的肉牛養殖支柱產業,推動全鎮精品養殖畜牧業的發展,安置低收入人群和閑置勞動力家門口就業,規劃建設隆平農場鄉村振興全產業鏈優質肉牛繁育基地。經過為期半年的趕工,如今基地已經可以投入使用。“變廢為寶”的故事在紅星村才剛剛上演。

棄置養牛小區“逆襲”惠民田園管家

“我今年響應鎮裡號召,開始進行玉米大豆復合種植。復合種植好啊,一年兩豐收,但是種植收割比傳統玉米種植耗時耗力,好在有了春芝農機合作社!耕種管收售一條龍服務,解了我們的大難題!”東風村種植大戶宋志偉說道。

宋志偉口中的“春芝農機合作社”就是大井鎮隆平農場鄉村振興全產業鏈惠民田園管家項目中的主體。今年以來,大井鎮發揮國營隆平農場優勢,在保証群眾玉米不減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土地價值增加大豆產量,穩妥有序推進玉米大豆復合種植。為打造以優質玉米種植為主的隆平農場高標准農業種植示范帶,大井鎮通過農機合作社為載體,整合資源,為村民提供現代化農機機耕和社會化服務,對土地實行流轉、托管、代管,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助力玉米大豆復合種植。而惠民田園管家項目的陣地就是由一片棄置的養牛小區逆襲而成,用以農機具停放、工作人員入住,為大井鎮區域內6萬畝耕地提供大面積機械化耕種服務。曾經的棄置土地成為復合種植的“加油站”,“物盡其用”的佳話在這裡拉開序幕。

“要讓每一村土地都迸發出助力鄉村振興的強大動能”。大井鎮黨委書記李立剛堅定地說道。舊壺裝新舊,老樹綻青枝,如今的大井鎮正搶抓機遇,因地制宜做強鄉村產業振興產業,做大村集體經濟“蛋糕”,做穩經濟社會發展“根基”,喚醒沉睡資源,激起一池春水,為鄉村振興再添一條康庄大道。(李曉軍、趙磊、劉鎧寧)

來源:林西縣委宣傳部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