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魯縣:紅辣椒闖進國際大市場

在通遼市開魯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科技示范園,寫有不同品種代碼的標志牌一字排開,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於曉翔正和同事們在紅干椒品種對比試驗田觀察記錄不同品種辣椒的株高、坐果等情況。
於曉翔介紹,為促進紅干椒產業健康發展,著力解決多年來品種雜、亂、差問題,縣委縣政府今年加大試驗示范資金投入力度,支持紅干椒品種試驗示范推廣,在全縣12個鎮場建立了15個試驗示范基地,通過示范引領椒農增強對紅干椒品種、品質的認知度,使開魯縣紅干椒品質、效益實現雙提升。
“目前科技示范園共引進試驗示范紅干椒品種405個,通過田間科學管理和品種特性表現,從中篩選出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產量高、品質優的優勢品種。”於曉翔介紹說,除了品種對比試驗,科技園裡還同時進行紅干椒鉀肥梯度田間試驗、有機肥不同施肥量對全生物降解地膜降解程度影響試驗……從耕作模式、綠色防控等幾方面齊發力,多措並舉提升紅干椒品質、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開魯縣種植紅干椒已有6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國家級出口紅辣椒質量安全示范區、全國辣椒產業十強縣,擁有生態原產地和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雙認証”,享有“中國紅干椒之都”的美譽。近年來,開魯縣紅辣椒年種植面積穩定在60萬畝,總產量35億斤,已成為開魯縣強縣富民優勢特色產業。
為確保開魯紅干椒優質高效,開魯縣逐步完善科技體系,編制了A級綠色食品紅干椒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組建紅干椒高產創業人才團隊、抗病高產團隊和紅干椒博士工作站,有業務專家、土專家10000余人。
產業要發展,延伸、補強產業鏈條是關鍵。在內蒙古晶山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晶山食品)成品罐裝車間,幾名工人正在紅油豆瓣醬生產線上忙碌。車間另一頭,為擴大產能新引進的瓶裝產品全自動生產線正在安裝調試。 公司辦公室主任馬丹丹告訴記者,公司擁有完整的產業鏈條,擁有自己的辣椒基地,基地面積在10萬畝左右,基本能滿足公司年用辣椒需求。
“辣椒加工分為初加工和深加工,初加工主要是用於出口,年出口量在8000噸左右,創匯500萬美元﹔深加工主要是生產辣椒醬、牛肉醬、紅油豆瓣醬、泡椒以及辣椒圈、辣椒粉等系列產品,年產量5000-6000噸,年實現產值2000-3000萬元。”馬丹丹說。
為完善產業體系,開魯縣大力扶持紅干椒加工企業發展,現有晶山食品、蒙椒都等紅干椒加工企業15家,年加工能力10萬噸,主要產品有媛晶蒜蓉辣醬、巧廚娘辣椒粉、進前佳紅油豆瓣醬等,以及辣味香濃的紅干椒系列產品。據悉,包括晶山食品在內的6家有自營出口權的紅辣椒外貿出口企業,通過大連港、山東港把紅彤彤的辣椒賣到了韓國等東南亞國家,小辣椒走出國門、闖進大市場。(記者 郭洪申 通訊員 胡建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