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擔當作為好干部”冀宏:事關群眾和發展的事再難也要做成

冀宏(右)慰問退休教師。 邸珂 攝
近期,剛剛摘掉國貧旗帽子的察右前旗屢屢讓人驚訝。
該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順利通過驗收,並先后入選全國首批100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和第三批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創建名單﹔該旗引進的北京宏福農業,投資8億元建設的30萬平方米番茄生產基地,成為目前全國單體規模最大的日光溫室,而且智能化科技化水平全國領先,日產番茄30噸,為保障北京菜籃子的供應發揮積極作用﹔該旗引進京西農牧業,建設萬頭純種安格斯肉牛牧場,當年開工、當年投入使用,配套10萬頭肉牛屠宰分割中心和30萬頭肉牛交易場,為京津冀市場供應綠色農畜產品奠定基礎……
從2021年6月至今,在這短暫的1年中,該旗取得了如此驕人的成績,離不開剛剛獲得自治區“擔當作為好干部”榮譽稱號的察右前旗旗委書記、一級調研員冀宏的敢碰硬、善創新的擔當。
熟悉這位准80后旗委書記冀宏的人都有這樣一個評價,“這個人干起工作來總是親力親為,隻講原則不講情面,老百姓的事情,不管多難,都要一件不落、一盯到底直至做成。”
因承攬建設該旗平地泉鎮萬和小區的房地產公司資金斷鏈,導致該小區住宅樓建設工程被擱置,由此出現了眾多矛盾和糾紛,成了多年未解決的遺留問題。2021年剛到任的旗委書記冀宏直面問題,下定決心,帶領旗委、旗政府以及各有關部門各盡所能,通過引進優質開發商盤活土地資源等措施,最終找到了解決房地產遺留問題的路徑。
萬和小區居民王粉桃激動地說:“我2018年從萬和小區買了一套樓房,后來因小區住宅樓建設工程被擱置了,眼看住新房遙遙無期。想不到,冀書記來了后,今年年初我就拿到了鑰匙並開始裝修,現在正准備搬家呢。冀書記確實是個好干部!”
在解決萬和小區房地產遺留問題的過程中,冀宏前后接訪、調研無數次。也正是因為他心中裝著這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如今萬和小區已經全面交工,恆大、海昕華府等停工的小區也已全部實現復工。因而,察右前旗也榮獲“平安內蒙古建設示范旗縣”榮譽稱號。
敢於直面矛盾、敢於較真碰硬是冀宏最為鮮明的特點。面對馬蓮灘煤礦地質環境這個老大難問題,冀宏多次組織相關部門實地調研,積極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高標准完成了馬蓮灘煤礦地質環境治理﹔面對黃旗海生態修復與自然保護,冀宏在春節假期多次研究部署相關工作,推動保護區內19家養殖場、6家商砼站全部拆除退出,核心區6萬平方米全部圍封,常住戶戶廁改造全覆蓋,疏浚整治入湖河道14公裡。
事關發展的事情,一刻也不能耽誤,無論什麼問題,都要立即研究解決,絕不能放任不管、影響發展。這是冀宏面對發展事項的態度,也是推進工作的原則。
該旗平地泉鎮南村以蔬菜種植為主導產業,在鄉村振興進程中,有限的土地制約了傳統蔬菜產業的發展。如何突破這一瓶頸?
就在大家迷茫之際,剛到任的冀宏經過調研后,決定圍繞鄉村振興黨組織先行一步,確立了黨建強村、產業富村、文化潤村、環境靚村、人才興村“五位一體”發展思路,制定了“125”產業發展規劃,打造“黨建引領+民宿特色+民俗體驗+書香南村”的鄉村旅游新業態。
在推進過程中,無論是施工現場,還是田間地頭,在南村的各個角落都能看到冀宏的身影。南村駐村第一書記張曉慧說:“冀書記政治覺悟特別高、敢作敢當。特別是做農村工作時,想群眾之所想,我們南村能有今天的發展,全是冀書記規劃和推動的!”
為了優化營商環境,冀宏書記可謂是費盡了心血,事事先行先試、主動變革,先后建立起“察右前旗服務直通車”“優化營商環境企業問政會”“紀委監委‘嚴速’查辦”三大保障機制,有效解決了企業發展難題。
該旗蒙發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尹興華說:“冀宏書記多次到我們這裡了解生產現狀,解決企業發展遇到的實際問題,積極推動‘綠色工廠、花園工廠、幸福工廠’建設,使我們的企業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擔當作為的首要前提是想作為、善作為,這樣才能談到擔當。如果大家沒有主動干事兒的激情、願望,也沒有干成事兒的態度,那麼也談不上擔當。”這是冀宏對於干部擔當作為的認識,也是他在工作中處處體現勇擔當、敢突破、善創新的原因所在。(記者 皇甫美鮮 海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