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本網專稿

內蒙古五原:璀璨明珠耀古今

記者 陳沸宇
2022年09月16日11:53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在內蒙古眾多旗縣中,巴彥淖爾市的五原縣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其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然稟賦珍貴優異、現代農業蓬勃發展,無論古今,都吸引著關注的目光。

初秋時節,記者來到背依陰山、南瀕黃河的五原,走進其歷史與現實的深處,探尋那曾經的煙雲和傳奇,追尋那美好的希冀與未來……

古郡五原。劉九維攝

古郡五原。劉九維攝

歷史:跌宕起伏 精彩紛呈

五原素為西北邊陲戰略要塞,是歷代王朝和兵家必爭之地。北出今日五原縣城約30公裡,便是東西走向的陰山山脈。歷史上游牧民族隻要佔據五原,眼前便是一馬平川的鄂爾多斯高原。五原的歷史是與“邊疆、戍邊、墾殖、戰亂、兵燹、匪患”等詞語緊密相連的。長達兩千多年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仿佛就是這些詞語不同的排列組合。

相傳唐虞、三代時期,五原地區是北方少數民族繁衍生息的場所之一。商湯時期,河套地區為鬼方轄域,西周屬昆夷、熏鬻、獫狁諸民族游牧區。周赧王16年(前301年)趙武靈王置雲中郡。九原是雲中郡的一個屬縣,五原為九原西部地區,五原始有隸屬。

秦統一六國后,為了解除匈奴對秦王朝的威脅,始皇33年(前214年)派蒙恬將兵三十萬北擊匈奴。經過兩年的爭戰,收復“河南地”,迫使匈奴向北退卻七百余裡。從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遣將軍衛青、李息出雲中至高闕,擊匈奴收復河南地。天漢四年(前97年),正月遣貳師將軍李廣利將六萬騎、步兵十萬人出朔方,路博德將萬余人,韓說將步騎三萬人出五原與單於戰。傳說王昭君出塞遠嫁匈奴呼韓邪單於時曾途經此地。

魏、晉、南北朝時期,史稱“五胡”的匈奴、鮮卑、羯、氐、羌進入長城以南,移居黃河流域,相互征伐。唐朝初年,突厥又復強盛,“控弦百萬”,五原為突厥所據。唐貞觀四年(630年)逐突厥於瀚海之北。清康熙三十一年,在巴彥布拉格(惠德成)設置軍事性交通驛站(第三站台)。同治七年至九年,清軍平息寧夏馬化龍起事,五原全境“柵寨相望,烽析不絕,成為大軍孔道”。

1926年6月24日北伐戰爭開始后,馮玉祥在共產黨人劉伯堅、鄧小平等幫助下,決定率部加入國民革命軍,從北方協助國民革命軍北伐。同年9月17日在五原誓師,宣布將部隊改編為國民聯軍,馮自任總司令。隨后馮率部經寧夏入甘、陝,與北伐軍會師於中原。1939年,傅作義在五原縣建立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部,指揮綏遠抗戰,先后取得反攻包頭、五原大捷的勝利。

五原抗日烈士紀念碑。李志軒攝

五原抗日烈士紀念碑。李志軒攝

現五原並不完全是歷史上的五原。隨著歷代王朝的興衰和戰爭成敗,五原時置時廢,時興時衰,疆域忽張忽縮,迭經變更。翻開五原縣志,有6副歷史沿革圖,戰國雲中郡、秦九原郡、西漢朔方郡、北魏沃野鎮、隋五原郡、唐豐州三受降城。史載,秦因趙制,漢屬朔方郡,后漢末為南匈奴領地。隋初,地屬豐州,大業三年改隸屬五原郡。唐屬豐州,貞觀中改隸九原郡。宋、遼、金時期皆為西夏領地。 元代施行行省制,省下設路,路下設州,五原屬中書省大同路雲內州西部地。明末河套內外悉數為蒙古之游牧地。

雪后古郡。苑培業攝

雪后古郡。苑培業攝

五原縣轄區域自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置五原廳后還曾幾經變更,中華民國元年(1912)廳改縣時,實行區、鄉、村建制,五原縣轄6個區8個鄉、259村,東起包頭、固陽,西至磴口,南至黃河,北至陰山,統領后套全境。東西長500余公裡,南北寬50公裡,總面積25000平方公裡。民國31年(1942)6月,抗日戰爭期間,河套地區實行新縣制,將五原西部劃出宴江縣。1950年4月,五原縣人民政府成立,區域幾經變更,目前縣域面積2544平方公裡。

市民活動中心。劉九維攝

市民活動中心。劉九維攝

文化:流光溢彩 驚艷時光

五原縣城不大,卻到處都是主題各異、內涵豐富的博物館、展覽館、廣場,顯露出厚重的文化底蘊,令人駐足不前、回味無窮。

雪后詩詞園。苑培業攝

雪后詩詞園。苑培業攝

歷史上,留下詠吟五原的詩詞竟多達105首。李白的《塞上曲》:“大漢無中策,匈奴犯渭橋,五原秋草綠,胡馬一何驕”。張敬忠的《邊詞》““五原春色舊來遲,二月垂楊未挂絲”等。縣文聯主席王子春介紹,這些詩詞從南北朝至清末前后跨越10余個朝代,除反映邊疆風情、烽火戰爭的邊塞詩外,還有閨情詩、送別詩等,創作者有李白、杜甫、白居易、陸游、劉克庄、李攀龍、王世貞等。縣城西部的詩詞文化園裡,不少詩詞被雕刻在一塊塊高低錯落的石碑上,形制有石闋、石台、石書、卷軸、竹簡、銅雕、幾何圖形、自然石組合等,內容有詩詞、楹聯、篆刻、散文、歌曲、岩畫、人物畫等。襯之以花草樹木及湖泊,藍天白雲下,形成了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

河套農耕文化博物館。董錦孟攝

河套農耕文化博物館。董錦孟攝

位於五原縣八裡橋河套農耕文化博覽園的入口處的河套農耕文化博物館,於2016年的5月正式開館,共有展品6000多件,分為南北兩區。 博物館內巧妙運用圖片、文字、實物、場景再現、雕塑、沙盤、多媒體等表現手段,將農耕源流、農耕器具、農耕風貌、糧食加工、交通運輸、村鎮民居、農耕嬗變、收獲儲存、紡織衣飾、家居生活、炊事飲食、傳統習俗、休閑娛樂、鄉村工匠等有關農村、農業、農民的各種元素匯集起來,全方位勾畫出了不同歷史時期河套農耕文化的全景圖。

五原河套農耕文化博覽園。張和平攝

五原河套農耕文化博覽園。張和平攝

同行的縣委宣傳部副部長董錦孟講到,五原河套農耕文化博覽園,以農耕文化為主題,以農耕文化博物館、綠色長廊、二十四節氣廣場、農耕水街區、民俗互動體驗區為亮點,呈現了五原乃至河套地區自西漢以來2400年間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以及河套農耕歷史沿革,將生動豐富的河套民風民俗融於各主題園區。這裡現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游客們來自全國各地,其中許多人來這裡的第一站就是這裡,對其所蘊含的知識性與觀賞性贊不絕口。

在縣城的北端、前進路與義和渠交匯處是五原誓師廣場,廣場主體由古城牆、誓師台和誓師塑像等組成。1926年9月16日,愛國進步將領馮玉祥在蘇聯學習考察了三個多月之后,回到了綏遠(現屬內蒙古自治區)的五原縣。17日,舉行了著名的“五原誓師”。馮玉祥宣布就任國民聯軍總司令並通電全國,發表了共產黨員劉伯堅起草的宣言,表示要“遵奉孫中山先生遺囑,進行國民革命,實行‘三民主義’,接受國民黨第一、第二次代表大會決議、宣言,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並宣布在國共合作的旗幟下,國民軍全體將士集體加入國民黨,參加北伐革命。在廣場正中央的高台上,3名軍人雕塑巍然屹立,高舉軍旗的旗手居於中間,立於左側的是馮玉祥將軍,右側宣讀誓師通電的是劉伯堅同志。

五原誓師廣場。張和平攝

五原誓師廣場。張和平攝

五原是北疆抗日前線的最西端。內蒙古五原抗戰紀念園位於五原縣城北,是集愛國主義教育、抗戰烈士紀念、紅色旅游、人文休閑為一體的綜合型紀念園區。紀念園由追憶大道、城門區、抗戰紀念館區、烈士陵園區、歷史風貌區組成。1939年12月至1940年3月,傅作義組織指揮了包括奇襲包頭、會戰綏西、收復五原在內的綏西抗戰,全殲日偽軍5000余人。其中,五原戰役開創了抗戰反攻勝利之先河,牽制住了日軍主力南下,有力地配合了全國各抗日戰區的其它戰役,史稱“五原大捷”。這次戰役中,參戰679名將士為國捐軀。傅作義將軍為緬懷英烈,當年在此修建抗日烈士墓一座。1942年,由綏遠省政府撥專款對烈士公墓進行了修繕,並增建了靈堂、紀念碑各一座,傅作義親筆提寫了碑文。2005年五原縣在原址上進行恢復修葺。紀念牆的背面是在五原戰役中為國捐軀的679位烈士名錄,與名錄對應的是長眠於此的英雄們的墓塚。陵園內草木青青,庄嚴肅穆,仿佛是在述說著后人們的無限緬懷與崇高敬意……

發展:桑田阡陌 澤被后世

位於河套平原腹地的五原,土地膏腴,水草豐盛,在古代已是墾殖之區。明朝末年到民國初年,這個地方是晉、陝、冀、魯、豫、甘、寧等地貧苦人民“走西口”的主要目的地或終極地。農墾農耕一直是當地經濟的主色調。

林蔭小徑。李志軒攝

林蔭小徑。李志軒攝

如今,走在五原的大地上,到處都是綠色,那綠很濃很密,猶如綠色的海洋。田野裡是茂密的庄稼,道路兩旁是婆娑的楊柳,防護林縱橫交錯,水中的蘆葦隨風搖曳。縣城鄉鎮處處透綠。走進農戶,家家庭院綠,綠色染萬家。綠色是五原的特色與底色,更是不盡的寶藏。五原縣縣長王勇如是說:五原地上無山、地下無礦,是傳統的農業大縣,最大的資源就是黃河水潤澤的230萬畝水澆地。這是無比珍貴的“綠色寶藏”。

依托這一“綠色寶藏”,目前五原縣的傳統農業正在向集約農業、品牌農業、高效農業、數字農業快速轉變。昔日主要種植玉米、葵花,現在形成了葵花、肉羊、果蔬三大主導產業引領,肉雞、肉牛、奶羊、肉驢、蛋鵝、玉米、牧草、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多元發展的產業格局,特色農產品達16個,現代農業產業、生產、經營體系,建成各類農牧業園區138個,累計結成農業利益聯結鏈條902個,輻射帶動農戶3.8萬戶。

高標准農田建設是五原縣現代農業提質升級的基礎。近年來,五原縣耕地完成新一輪配套改造,灌排體系實現全級暢通。截至目前,全縣已完成高標准農田配套45.2萬畝,實現了“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在此基礎上,五原縣一邊全力穩定糧食產量,一邊積極推廣特色農作物種植。通過發展訂單產業,鼓勵種植戶與企業簽訂訂單,五原縣逐步建立起訂單化、合同化、規范化種植模式,推動傳統農業向以集約農業、品牌農業、高效農業、數字農業為代表的現代農業轉變。

勝豐鎮周邊,布滿了種植“燈籠紅”香瓜的大棚、溫室,種植戶張美珍說:“現在大棚種植平均每畝收入8千到1.2萬元,最高可達2萬元,溫室種植平均每畝收入3到4萬元,最高可達7萬元。”在記者走訪的其它辣椒、蘑菇、黃西紅柿等專業種植村,畝純收益萬元以上的種植戶比比皆是。

葵花朵朵向陽開。李志軒攝

葵花朵朵向陽開。李志軒攝

穿行於五原的田野,到處都是金色的葵花,燦爛的陽光下閃露出耀眼的光芒。五原葵花種植條件優越,年播種面積佔全國總量的10%以上,產量佔到全國總量的14%左右,交易量佔全國總量的16%左右。“目前,全縣農民來自葵花籽的收入人均近5000元,佔農民人均年收入的40%左右。”縣農牧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李二珍說。2015年,有關企業投資2.5億元建成全國首家向日葵技術研究院、全國最大的葵花種子交易市場,成功申報2024年世界向日葵大會。五原縣還建設了三大農資交易市場,打通了葵花籽直通國內國際市場的大平台。借助途徑巴彥淖爾的中歐班列,五原葵花籽搭上了“一帶一路”快車。五原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葵花產業第一縣”。

出五原縣城向南2公裡,便是五原縣的工業園區。園區產業主要以農產品加工為主,現入駐企業達162戶,吸納就業人員1萬多人。“初級農產品在這裡加工后,平均增值50%以上。去年,整個園區的生產總值達到81.6億元,年增長率約5%。”五原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張玉忠說。

五原縣一處荷塘。張和平攝

五原縣一處荷塘。張和平攝

五原水多,五原綠濃。五原是“十裡荷塘、三秋桂子”的北國江南,有無盡的詩意,是天邊的遠方。春日,斜風細雨,楊柳依依,翩翩起舞的春燕啄起新泥。夏日,蛙鳴陣陣,蟬聲悠揚,風過田野沙沙響。涼風起,牧草黃,秋虫淺吟低唱,哀鳴的鴻雁即將告別北方的故鄉。深深的夜裡,點點星光下,歷史的長河中還會隱約傳來胡騎聲啾啾的回響,而陰山下的敕勒川依舊是那麼空靈悠長……

古風悠悠,綠波滾滾。五谷豐登,百業興旺。五原縣委宣傳部長韋嘉說,五原熱烈歡迎來自海內外的朋友。因為這裡有詩意、遠方和夢想!

五原夜色。徐志宏攝

五原夜色。徐志宏攝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