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7月全市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1.5%

8月11日,市生態環境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就年初以來通遼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開展及各項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發布,並答記者問回應群眾關切。
通遼市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實,全力做好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案件辦理工作,深入推進全市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方面,今年1——7月,全市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1.5%,較去年同期增加18天,重度污染減少2天,優良天數比例同比提高8.5個百分點。主要污染物濃度呈逐漸下降趨勢。水環境質量方面,截至7月末,全市地表水環境質量與去年持平,無劣V類水體。土壤環境質量方面,全市土壤污染狀況總體可控,未發現土壤污染問題突出區域。
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加大大氣污染防治資金投入,組織開展自治區大氣污染防治項目儲備庫建設工作,申請入庫大氣污染防治工業污染治理項目9個,總投資2.6億元。全面強化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深入推進固體廢物治理。
全力做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成立專項督察組強化督察調度,對邊督邊改后辦結案件履行“旗縣上報、部門審核、通報銷號”程序,多措並舉,不斷提高案件辦理質量和辦結率。截至7月31日,已辦結案件237件,辦結率94.05%。持續做好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配合完成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工作,組織第一個履約周期重點排放單位按期履約,履約完成率達100%。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定期對2022年全市重點項目環評審批手續辦理情況進行調度,對重點項目進行現場服務、指導,跟蹤推進環評審批進程。截至目前,全市547個項目,完成審批525個,未完成審批22個,完成率96%。
加強自然生態保護。進一步推進“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和問題整改,加快推進通遼市自然保護地6個未銷號問題整改進度。印發《通遼市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工作辦法(試行)》,規范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工作。奈曼旗被選為自治區3個生態保護紅線監管試點之一。
持續推進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推進“三位一體”自動監控工作,加強非現場監管,對82家企業319個監控點進行污染物排放在線聯網監控,對31家企業實施工況監控,對49家企業實施視頻監控。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建設。落實環境信息依法強制披露制度,印發了《通遼市生態環境局“八五”普法及“法律七進”任務清單》等文件,加強普法宣傳,規范“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截至目前,市本級共隨機抽取一般排污單位31家、重點排污單位16家、特殊監管對象3家。對《通遼市監督執法正面清單》進行調整,按要求將執法正面清單制度納入了全市“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體系。
下一步,市生態環境局將嚴格落實責任、主動擔當作為,以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為契機,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嚴格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全面提升通遼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水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