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巴彥淖爾

特色產業 助農增收

2022年06月16日16:02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呼和浩特6月16日電 “今年的西瓜雖然比往年晚熟幾天,但我今年採用了大棚熊峰授粉技術。採用熊蜂授粉不但可以提高西瓜的產量,更重要的是能改善西瓜的品質,讓西瓜更甜。”在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中旗德嶺山鎮烏鎮村現代農業拱棚扶貧產業園的大棚裡,關海維種植的西瓜長勢喜人。

今年是關海維種植大棚西瓜第5個年頭。經過5年的摸索總結,關海維從種瓜小白變成了種瓜專家。從栽苗到結果,經過兩個多月的精心管理,西瓜馬上就要大豐收。

冰糖麒麟西瓜。呼斯樂攝

“冰糖麒麟西瓜是西瓜中的極品,甜度高水分大,深受消費者喜愛,不愁賣。根據往年批發價2元一斤計算,畝產量按8000斤算,畝純收入不低於10000元。”嘗到了甜頭的他,今年又承包烏鎮村農業現代扶貧產業園區104棟拱棚,加上去年就經營的大聖村農業現代扶貧產業園區60棟拱棚,他一共種了164棟拱棚、合計218畝冰糖麒麟西瓜。

大棚中的西瓜長勢喜人。呼斯樂攝

據了解,為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培育新的農業增長點,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德嶺山鎮利用財政扶貧資金,打造了烏鎮村現代農業拱棚扶貧產業園,通過出租192溫室大棚,每年獲得村集體經濟收入28.8萬。

像關海維一樣每日與土地為伴的四義堂村黨支部書記齊躍飛,每天早早地走進村裡的千畝辣椒種植基地,仔仔細細地觀察著辣椒苗的變化。望著生機勃勃、長勢喜人的辣椒苗,齊書記仿佛看到了秋天辣椒紅彤彤的豐收的景象,暗自高興:“今年辣椒掙錢了,村民就能分紅了,村裡特色產業也就越做越強了!”

據了解,四義堂村產業少,加上村民長年種植單一,多年不倒茬,致使土地病害多,農作物產量、品質下降。為了改變村裡狀況,四義堂村“兩委”一門心思的為村民尋找能增加收入的特色產業。通過多次外出考察學習,最終確定了辣椒種植及深加工為主導產業。

掌握了種植技術后,四義堂村“兩委”成員帶頭調整種植結構,依托村辦企業,帶領黨員群眾嘗試種植經濟效益較高的辣椒,成效明顯。四義堂村也因此榮獲了第十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的稱號。今年年初,四義堂村黨支部領辦的眾躍農牧業專業合作社正式揭牌成立,292戶村民踴躍入股。

近年來,德嶺山鎮把發展特色種植作為調整種植業結構、促農增收的一項重要舉措來抓,通過項目引導和政策扶持,鼓勵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涉農企業參與特色種植,靈芝、貝貝南瓜、番茄等特色產業蓬勃發展,改變了以往種植單一狀況,讓特色產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金鑰匙”。(王慧、呼斯樂)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