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生態環境

生態修復擦亮鄂溫克草原底色

2022年04月08日07:35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內蒙古恩和塔拉種植業有限公司經理張樹剛曾經是鄂溫克族自治旗遠近聞名、收獲頗豐的“農場主”。隨著鄂溫克旗實施已墾林地草原生態修復工作,張樹剛從原來種植小麥、油菜改種多年生牧草雜花苜蓿。

  由於氣候條件、種植經驗的制約,這幾年張樹剛種植苜蓿的收益要低於小麥、油菜。但他認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大勢所趨,他能理解國家的政策,要積極配合政府做好生態修復工作。

  留住草原,贏得未來。如今,在鄂溫克大地上,像張樹剛一樣,廣大干部群眾正切實肩負起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職責使命,積極投身於已墾林地草原生態修復的大潮之中。

  生態修復 撫平鄂溫克草原傷疤

  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特殊歷史背景和比較效益的驅動下,內蒙古大興安嶺周邊地區陸續在林間空地和林緣地帶墾種糧食作物。鄂溫克旗也在這一時期開墾了一定數量的林地草原。

  鄂溫克草原地處呼倫貝爾大草原的核心地帶,是重點生態功能區,年平均降水量為350毫米左右。近年來,歷史上形成的已墾林地草原局部出現沙化、退化現象,土地現狀和水資源條件已經無法支撐粗放式農業生產。鄂溫克旗已墾林地草原大多位於伊敏河沿岸,其還林還草、生態修復,事關鄂溫克旗各族群眾母親河的生態環境。

  為保護脆弱的生態環境,2008年起,鄂溫克旗先后啟動了三輪已墾林地草原生態修復。目前,全旗已有31.3萬畝穩定修復。

  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鄂溫克旗委、政府堅決履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今年,鄂溫克旗再次擂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鼓,吹響生態修復的進軍號,在全旗范圍內開展已墾林地草原生態修復行動。

  鄂溫克旗黨、政一把手親自挂帥,嚴格履行已墾林地草原生態修復第一責任人責任,將生態修復工作作為今春的中心工作,整合各方資源,全力沖刺已墾林地草原生態修復。各蘇木鄉鎮組織精干力量成立專班,對轄區內重點生態修復地塊開展了數據核查和發包協議梳理工作,摸清生態修復底數。旗已墾林地草原生態修復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致全旗人民的一封信》《已墾林地草原生態修復政策問答》,通過廣泛宣傳,贏得廣大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對新一輪生態修復種植戶,鄂溫克旗設立了過渡期:今春至2023年9月30日,可以種植一年生牧草或多年生牧草﹔過渡期后,將全部採取自然恢復草原植被或播種多年生牧草恢復植被。

  為強化監管預警,鄂溫克旗專門成立了“源頭管控”監管組,通過巡查,加強對經濟作物種子售賣經營場所的監管,對生產資料大宗交易及時通報預警。

  旗委副書記殷憲表示,為實現生態與民生“雙贏”,對種植戶生態修復后面臨的轉產、轉業等問題,鄂溫克旗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並與水發集團等多家大企業接觸,探討草業合作。對因生態修復出現生活困難的種植戶,鄂溫克旗將採取“一幫一”等方式幫助解決難題,增強其自我發展能力。對生態修復后部分生活水平降低的牧民,採取將恢復后的草場交還給牧民發展畜牧業、社會救助、再就業等方式給予幫扶。

  決戰決勝 打贏生態修復攻堅戰

  錫尼河東蘇木面積5869平方公裡,佔鄂溫克旗面積的近三分之一,是全旗面積最大、生態修復任務最重的蘇木鎮。

  蘇木達額尼日樂介紹,錫尼河東蘇木和相關嘎查“兩委”干部成立了10個專項推進組,蘇木班子成員都有包聯任務。去年9月,專項推進組就開始入戶宣傳,今年1月起進行集中攻堅。鄉村干部進村入戶,講生態、講政策,為牧民解疑釋惑,與牧民和種植戶簽訂已墾林地草原生態修復工作協議書。

  額尼日樂包聯了17戶,這兩三個月已經走訪了兩三遍。“停止種植農作物,通過種植燕麥草或多年生牧草修復生態,種植戶收入會減少。我們就與種植戶多溝通、做工作、講政策,盡可能得到他們的理解和支持。”額尼日樂說,蘇木積極向上級爭取項目和資金支持,以減少牧民和種植戶的損失。

  額尼日樂告訴記者,雖然任務重、壓力大,但蘇木的干部職工都抱著必勝的決心,堅決打贏生態修復攻堅戰。

  說起已墾林地草原生態修復工作,巴彥嵯崗蘇木黨委書記敖雲達喜目光堅定。

  “2018年我們就開始進行已墾林地草原生態修復。當年春季,我們把種植戶約過來,把法律顧問請過來,講清國家的政策,對種植戶給台階、給過渡,引導他們種植苜蓿,並給予高產苜蓿試點項目資金支持。”敖雲達喜說,由於思想認識到位,工作做得細致,2018年開始生態修復,3年中累計退出9.2萬畝,其中90%左右種上了優質牧草雜花苜蓿。新一輪生態修復中,巴彥嵯崗蘇木新增1.6萬畝生態修復任務,今年秋季將全部完成。

  春節后,巴彥嵯崗蘇木就把相關嘎查干部和12戶種植戶分批約在一起,蘇木、嘎查、種植戶三方簽訂了生態修復協議。敖雲達喜介紹,蘇木下一步將做好對種植戶的服務,有好的項目向種植戶傾斜,為草業發展找好銷路,讓牧民和種植戶都有穩定的收入。

  生態修復促進了草原生態環境再造。敖雲達喜感嘆,當地幾處過去干枯的泉眼、小溪,去年又現流水潺潺,恢復了多年前的景象。

  巴彥嵯崗蘇木扎格達木丹嘎查鄂溫克族牧民偉娜,也見証了當地生態環境這幾年出現的可喜變化:現在種的是多年生牧草,減少了對土層的侵蝕。化肥、農藥的施用量降低,減輕了對環境的傷害。這幾年當地的野生動物也多了,野豬、狐狸都進村子了,上周還看見3隻狍子從村裡跑過去了呢!(記者 李玉琢)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內蒙古首次對出口食品生產企業“線上”定期管理核查
  “你好,根據核查指令要求,今天東烏海關將對你公司開展定期管理類核查,這是我們的執法証件……”近日,呼和浩特海關所屬東烏海關對轄區一家出口食品生產企業開展核查,不同於以往的是,這次是通過“線上”方式進行,這也是內蒙古首次對出口食品生產企業“線上”定期管理核查。 “線上”核查是東烏海關落實“互聯網+核查”工作要求,在滿足法律規定和海關監管要求的基礎上,實現“低干預、高效能”的精准監管方式。…
在這裡,學習雷鋒精神蔚然成風
  成立志願服務隊,每年定期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為有困難的中外旅客開展購票咨詢、候車引導、幫扶救助等全方位的志願服務﹔積極助力口岸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周邊社區、學校、貧困家庭和沿線車站、牧區,開展公益慈善事業和志願服務活動﹔每年引導、幫扶旅客萬余人次,收到多封感謝信……3月初,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二連車站獲評“第七批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 “請您幫我看看這趟車在哪候車?”“錯過列車,車票改簽在哪辦?”……4月5日下午,清明小長假接近尾聲,二連車站“孫奇溫馨服務台”前,不時有旅客前來咨詢,客運值班員正認真細致地為旅客答疑解惑,引導旅客順利、安全乘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