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無土栽培好“錢”景 增產增效還節水
無論是什麼品種的農產品,都離不開土壤的栽培,這是大多數人對於農作物的理解。而位於鄂托克前旗城川鎮麻黃套村的無土栽培基地,卻打破了這一傳統種植模式,採用無土栽培的方式,讓西瓜、生姜、辣椒等農作物在基質中生長、收獲,不僅保持了與土壤種植相同的產量,也節省了水資源,提高了農產品的品質。
走進鄂托克前旗城川鎮麻黃套村的無土栽培基地,一排排整齊劃一的溫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一個個忙碌的身影在其間來回穿梭……目及之處呈現出一副副生機勃勃的美麗畫卷。劉樹生是城川鎮麻黃套村的村民,種植傳統作物近10年的他,在看到無土栽培具有巨大潛力后,便投資40余萬元在自家的土地進行無土栽培大棚改造。劉樹生告訴記者,相比傳統種植,無土栽培不僅節水、產量高、生長周期短,而且種植類目廣泛,有較高的經濟效益。由於無土栽培不接觸土壤,養分幾乎全部來源於營養液,不僅不會受到重金屬污染,而且也不會有農藥殘留,是真正的綠色無公害蔬菜。
“無土栽培主要是把土地開溝,開完溝后鋪上防水布,農作物都在營養液裡生長,每天澆水就澆10分鐘,下來差不多一畝地用水量是40至50立方,以前像種玉米的話差不多一畝地200多立方,還有就是無土栽培鋪上防水膜后,膜上的水蒸發后還會到肥料上,也不浪費水。”城川鎮麻黃套村村民劉樹生說。
無土栽培提質增效,智慧農業增產增收。談及作物產量時,劉樹生向記者透露到,無土栽培技術在管理上省了不少功夫,採用的是一年兩種兩收,像種植西瓜的話,種上兩次一畝地的純收入大概是兩萬塊錢以上,種植生姜的話,一畝地的利潤也在4至5萬元左右。
“今年第一年就是准備種二十幾畝西瓜,七八畝生姜,還准備想種點香瓜、西紅柿等,看哪個效益好一點。種的好的話,下一步就想著把無土栽培技術分享給更多的人,帶動更多的群眾享受到生態種植帶來的豐厚收益。”劉樹生說。
產業興則鄉村興。今年以來,麻黃套村積極轉型升級,通過實施無土栽培,實現產業種植新模式,在提高土地利用率、抗擊風害、凍害、節水灌溉情況下,實現一年兩種兩收,增加農牧民收入,促使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多途徑實現鄉村振興。據了解,無土栽培基地建成后,可有效利用牧業牛羊糞,降低環境污染,每畝地年節約用水100萬立方以上。
“我們是根據國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導,以鄂托克前旗‘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為發展理念,2021年在甘肅瓜州考察節水灌溉無土栽培技術后,目前在麻黃套村已經發展了4戶112畝,無土栽培不僅節水還產量高,在市場上是供不應求,我們現在也是在跟福建的公司進行合作,從種子、育苗、技術到銷售,都是一條龍服務。要是我們今年試種成功了的話,明年我們准備全村大力發展,給農民增產增收,也能在全前旗起個示范帶動作用。”城川鎮麻黃套村黨支部書記韋元說。(白亞梅)
來源:鄂托克前旗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