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實施“八個一批”加快農業現代化推動鄉村人才振興開新局
今年以來,鄂托克前旗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將人才隊伍建設與鄉村振興“十四五”總體規劃緊密結合,緊緊圍繞“四區”建設“10條產業鏈”產業發展布局,大力實施“八個一批”人才工作機制,著力壯大鄉村人才隊伍,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為全旗鄉村人才振興提供“智”力保障。
打造一批人才工作示范點。積極探索“黨建+人才”共建模式,分領域在全旗支柱產業、優勢領域,按照“八有”標准,建立城川鎮富川人才工作站、敖勒召其鎮鄉村振興人才孵化基地、昂素鎮鄉村振興人才工作站、內蒙古阿爾巴斯白絨山羊現代生物技術繁育人才工作站“有特色、有亮點、能展示、能示范”的人才工作示范點8個,不斷拓展人才工作領域,凸顯人才工作示范帶動作用。
建設一批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示范基地。結合農村牧區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和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爭取人才資金和項目,在農村牧區專業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職業院校、龍頭企業,打造2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示范基地,大力培育懂技術會管理的農村實用技術人才,不斷提高人才服務中藥材、辣椒、馬鈴薯、大豆玉米帶狀復合、高原冷菜等特色產業發展的能力。
實施一批鄉村振興人才項目。積極爭取財政資金支持,“人才+項目+團隊+技術+資本+基地”的引才用才模式的模式,緊緊圍繞高標准肉羊養殖園區、現代農牧業示范區、觀光休閑農業示范區、農畜產品深加工園區、紅色特色小鎮、食品加工園區等鄉村振興重點工作、重點項目、重點領域,實施22個農牧業重點人才引進項目,輻射帶動特色優勢產業持續發展。
培育一批本土實用人才。深入推進“萬名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力度,結合農村牧區產業發展實際,依托市內和旗本級實用人才實訓基地,按照“實驗+實訓+實踐+技術指導”的模式,聘請農牧業領域技術專家到基地、園區、特色小鎮、田間地頭,通過“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等多種形式開展各類實用技術指導、培訓2000余人次,不斷提高本土人才服務鄉村振興能力。
選派一批農業科技特派員。針對農牧業產業關鍵技術需求,依托蒙古高原絨山羊高效養殖技術研究與示范院士專家工作站,組建硬梁區現代畜牧業科技特派員工作站3個、科技特派員工作服務隊4支,選派15名市級科技特派員深入到農村牧區生產一線,開展線上線下科技服務,培養農牧業“鄉土人才”200余人,打通科技服務“最后一公裡”,累計開展科技培訓20余場次,受訓農牧戶8000余人次。
建立一批基層專家科研基地。堅持以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需求為導向,以產學研協同合作為紐帶,鼓勵優秀人才在鄉村振興一線領銜科研項目,創建“智慧藍鵲”現代農牧業機械智能化創新創業基地、瑞康農牧業實用人才孵化基地等基層專家科研基地2個、農業科技推廣示范基地5處,推廣新品種、新模式、新技術、新機具等30多項,解決產業發展難題90多項,促使更多科研成果轉化落地。
引進一批旗域外專家人才。深入實施跨區域招才引才計劃,制定《鄂托克前旗人才項目引進管理和考評辦法》,建立人才引進項目庫,柔性引進農牧業專家人才24名,簽訂技術合作框架協議,定期開展技能培訓、實踐指導、科技研發、招商引資等活動。加大返鄉創業大學生、技術能人、優秀鄉賢等人才提供資金、政策扶持,鼓勵更多優秀人才回鄉創業,服務鄉村振興。
選樹一批優秀人才典型。開展人才“推系列”活動,即推廣優秀人才先進事跡、推廣人才技術研發成果、推送人才產品,制作高層次人才名錄、人才“微視頻”,每年定期開展“馬蘭引才”人才聯系服務活動,召開人才工作座談,表彰、慰問一批各行業、各領域優秀人才,著力營造重才用才的良好社會氛圍。內蒙古烽泰科技有限公司、鄂爾多斯市吉萬農牧民科技信息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等一批創新型、引領轉型發展的優秀企業脫穎而出。(呂飛勛)
來源:鄂托克前旗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