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人民日報看內蒙古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長城科普學會會長高曉梅——

30年用心護長城

本報記者  劉樂藝
2022年01月18日10:0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高曉梅(右)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涼城縣考察長城時向羊倌問路。

內蒙古明長城科普攝影展在內蒙古展覽館開展,高曉梅(右一)向觀眾做介紹。

1993年,高曉梅與父親高旺(右)討論稿件。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1月6日傍晚,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寒風凜冽。高曉梅不顧嚴寒,撥開叢叢酸刺,登上大青山南麓一處低矮的山坡,架起相機,對准連綿的山脊。在她的鏡頭中,一條黃色“巨龍”蜿蜒於山嶺,這便是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戰國趙北長城。

高曉梅今年54歲,是呼和浩特市長城科普學會會長。近30年來,從考察調研到科普宣傳,高曉梅一直致力於長城保護事業。近日,高曉梅向記者講述了自己與長城的故事。

用腳步丈量長城

內蒙古長城資源豐富,境內分布有秦、漢、明等多個朝代的長城,總長度7570公裡,佔全國長城的1/3。由於長年遭受風吹雨淋及人為破壞,保存較好的完整段少之又少,古長城保護迫在眉睫。

考察長城古堡,拍攝長城現貌,研討長城保護,宣傳長城文化……在高曉梅看來,“愛長城,不能只是嘴上說說,要付出實際行動。”

一個雙肩包、一部手機、一台照相機、一個筆記本,這是高曉梅行走長城的“標配”。

每年365天,至少有300天,她不是在長城,就是在去往長城的路上。曾有朋友開玩笑說,“高曉梅的臉快晒成‘長城色’了。”

豐鎮市、涼城縣、和林格爾縣……為保護尚存的內蒙古長城,她時常與其他長城文化愛好者去長城沿線考察。“主要是察看長城的安全情況,如果發現險情,就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高曉梅說。

行走長城之路有不少艱難和風險。一次,高曉梅一行人去考察位於內蒙古清水河縣的栜木塔長城。由於下山時天色已晚,四處一片漆黑,汽車在山上繞來繞去,怎麼都找不到下山的路。“當時我有點受涼,下坡彎道多,胃裡翻江倒海,嘔吐不止。”高曉梅告訴記者,那天一直折騰到晚上10點多,才找到安全下山的路。

還有一次,由於坡陡路滑,高曉梅一不小心從長城城樓滾落至城牆腳下,幸得樹叢阻擋,才沒有摔下山去。等她回到車上,低頭一看,褲子磨出一個大洞,相機的遮光罩和鏡頭蓋也不見了。

然而,各種困難都嚇不倒這位堅強的女子。多年來,她堅持用雙腳丈量長城。“下雨了,就找個山洞躲一會兒﹔走路走餓了,就沖盒泡面填肚子。”高曉梅坦言,在長城上行走了快30年,該經歷的困難早就經歷過了,對於一切艱辛和挑戰,她早已習慣。

她將行走長城的所思所感凝諸筆端。自2016年起,高曉梅連續4年組織召開內蒙古長城研討會,先后出版了《情系長城》《長城華章》《話說長城》等書籍。

2021年3月出版的《故塞長風——內蒙古明長城科普攝影集》是高曉梅比較滿意的作品。3年時間裡,她背著相機,先后到內蒙古興和縣、烏海市、阿拉善左旗等地,沿著明長城的走向一路考察、調研、拍攝,記錄了長城沿線邊堡、關口、墩台、馬市等文物古跡的現狀。攝影作品配文結集成書,為長城保護和修復提供了一手資料。

攝影集出版后,部分攝影作品還在內蒙古展覽館展出。這是內蒙古首次舉辦明長城攝影作品科普展,為大眾奉獻了一場長城文化盛宴。

長城情結代代傳

高曉梅為何如此執著於長城保護事業?這與她父親高旺有著莫大關系。

1935年出生於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的高旺,是長城研究專家。

1977年,在清水河縣廣播站當記者的高旺,偶然間讀到古建筑學家羅哲文撰寫的一篇關於長城的文章,激起了對長城文化的興趣,他決定自己實地走訪、搜集資料,填補相關研究資料的空白。“父親經常去長城沿線鄉鎮,聽老鄉們講發生在長城腳下的歷史故事,寫了許多有關長城的稿件。”高曉梅說。

了解得越多,高旺對長城的愛就越深。上世紀80年代,他萌生一個計劃——自費徒步考察長城。對於經濟並不寬裕的他來說,自費考察萬裡長城談何容易?高旺賣掉了自家住的窯洞,才湊夠錢買了台海鷗相機。為了節省經費,考察途中,他經常到老鄉家借宿。

有一次在路上,高旺的提包被偷了,裡面裝有他近兩個月考察長城收集的資料。他急得幾天吃不下飯,隻能憑記憶將資料再整理出來。自此他吸取教訓,之后的考察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就往家裡郵寄資料。

一路走來,高旺始終未曾言苦,走到哪裡,就把“愛我長城”的宣傳帶到哪裡。“每次看到長城被破壞,他都很心疼。”高曉梅說。

1989年,在清水河縣考察長城時,高旺發現部分村民偷偷拆掉長城磚,用來蓋豬舍、圍羊圈。他當即制止,並向上級寫材料匯報情況。這一問題引起內蒙古及周邊省份的重視。不久后,清水河縣與山西省偏關縣、平魯區共同組建“偏平清聯合保護長城委員會”,協同開展長城管理和保護工作。

高旺不光考察長城,還研究長城。在實地踏勘中,他得出不少新認識、新發現,糾正了學界一些不准確的觀點。例如,他發現長城不僅僅是漢民族修筑的軍事防御工程,在遼、金、元等朝代,許多少數民族也曾參與修筑長城。

東起遼寧虎山長城,西至甘肅嘉峪關,歷經20年風雨,高旺走遍了內蒙古、寧夏、山西等9個省區市,行程達4萬公裡,收集了關於歷代長城的資料1000多萬字,拍攝照片1萬多張,整理出版《長城訪古萬裡行》《長城烽火》等多部著作。

高曉梅從小跟隨父親考察長城,對古人留下的這一建筑奇觀深深著迷。

“10歲那年我第一次見到長城,感覺特別新奇,拽著父親的衣角,不停地問這問那。”高曉梅回憶說,父親耐心地告訴她,腳下的土牆就是長城,他們一起爬過的土墩子是烽火台,鴻門口遺址曾經是一處交易市場,每到開市,牧民們便趕著牛羊來這裡換生活用品……

“長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工程奇跡,長城是需要保護的。”那天,父親對她說的這句話,她至今記憶猶新。一顆“長城夢”的種子在她心中悄然播撒。

高曉梅從內蒙古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后,進入一家媒體當記者。1993年,高旺決定創辦全國第一份中英文長城期刊《萬裡長城》,人手和經費都很緊缺,困難重重。25歲的高曉梅毅然從原單位辭職,幫助父親創刊。1999年,父親去世后,高曉梅加入內蒙古長城研究會,繼承父親的遺志,成為一名全職的長城文化研究者。“我的哥哥和弟弟也幫助父親做過不少工作,但隻有我一直堅持下來,把長城研究和保護作為自己的事業。”高曉梅說。

正如當年高曉梅受父親高旺的影響愛上長城,高曉梅的兒子王東麟也受她影響,從小就對長城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

2017年,14歲的王東麟參加“體驗長城魂,共筑中國夢——2017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青年學生長城夏令營”,並在結營儀式上發言。2018年,王東麟出版書籍《我以筆墨話成長》,其中多篇作品講述了他與長城的故事。

讓更多人愛護長城

從《萬裡長城》編輯到呼和浩特市長城科普學會會長,這些年,盡管身份在變,但高曉梅對長城的熱愛卻未改變分毫。

打開她的隨身挎包,裡面放的不是化妝品,不是暖水杯,而是相機和各種介紹長城的資料。這些年,她逢人便講,遇景就拍,努力將內蒙古長城文化推廣出去,呼喚更多人關注長城、保護長城。

高曉梅是呼和浩特廣播電台直播節目《品味書香》的常客。每次上節目前,她都會認真准備,確保自己能准確回答關於長城的各種提問。節目主持人江紅敬佩地說:“為了不到1小時的直播,高老師會准備3天,這充分體現了她的嚴謹認真。”

2016年6月,高曉梅接到一個任務——為《長城》特種郵票在內蒙古選景。“國家郵政局找到我協助工作,我把內蒙古長城的基本情況向他們作了簡要介紹。”高曉梅說,大家經過反復商議,最終選定清水河縣明長城作為取景地,將晚霞映照的長城美景用鏡頭記錄下來。《長城》特種郵票第四枚“長河飛龍”,就是根據這次拍攝的畫面設計出來的。

“郵票發行那天,我起大早去排隊購買。拿著這套郵票,我感到很自豪,因為其中一枚郵票的設計與我有關。”高曉梅高興地說。

因為長城,很多人認識了高曉梅,又因為高曉梅,很多志願者加入保護長城的隊伍中。由於在長城保護方面所做的貢獻,高曉梅被呼和浩特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評選為2019年度“青城好人”。

近兩年,高曉梅依然不遺余力地奔走著。她走進學校和街道,宣講長城文化﹔根據實地調研和思考,撰寫了清水河縣丫角山長城開發旅游的可行性報告……

“可喜的是,長城保護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重視。”高曉梅說,內蒙古的長城故事還有很多可待挖掘,她正在創作“長城擁抱黃河”系列文學作品,期盼能讓更多人了解長城、愛護長城,“讓長城永遠留在我們的視線裡”。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2年01月18日 第 07 版)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