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專項治理除“頑疾”

——自治區十屆紀委工作回望系列綜述之二

2021年11月20日08:28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一場煤炭反腐風暴,鐵腕“倒查20年”,滌蕩“黑金污垢”,清除涉煤腐敗“毒瘤”。

  三輪次“大清掃”,亮劍基層“微腐敗”,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裡”,營造良好基層政治生態。1000多個日夜,掃黑除惡“打傘破網”,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年來,自治區十屆紀委團結帶領全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廣大紀檢監察干部,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突出重點,精准監督,系統施治,深入開展煤炭資源領域違規違法問題、掃黑除惡“打傘破網”、基層“微腐敗”大清掃、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人防系統腐敗問題等多個專項治理行動,堅決清除污染重點地區、行業、領域腐敗“毒瘤”,革除阻礙改革發展的積弊沉疴,推動重點地區、行業、領域健康規范有序發展。

  以“倒查20年” 清除涉煤腐敗“毒瘤”

  內蒙古是全國煤炭產量最大的省區,12個盟市中11個有煤礦。一段時期以來,在煤炭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煤炭資源領域違規違法獲取、倒賣、配置煤炭資源等違規違法問題也不斷滋生蔓延,嚴重污染當地政治生態,涉煤腐敗成為自治區政治生態最大的“毒瘤”。2020年2月28日,針對雲光中、白向群、邢雲、雲公民等腐敗案件暴露出的煤炭資源領域違規違法問題,按照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檢監察建議,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召開自治區煤炭資源領域違規違法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動員部署會議。當晚,自治區紀委監委就對外發布集中受理自2000年以來煤炭資源領域涉嫌違紀或者職務違法、職務犯罪問題線索的公告,一場“倒查20”年的煤炭資源領域反腐風暴就此開啟。根據自治區黨委統一部署,啟動煤炭資源領域違規違法問題專項巡視巡察,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成立相應組織機構,緊盯規劃立項、投資審核等多個重點環節,開始對2000年以來涉煤問題線索進行大起底,同時運用大數據對全區139萬余名黨政干部和公職人員的涉煤信息進行比對分析。

  烏金蒙垢,必須重拳出擊。隨著專項整治逐步深入,一大批“煤老虎”“黑金碩鼠”現出原形,烏蘭察布市委原書記杜學軍,鄂爾多斯市人大常委會原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劉桂花,內蒙古自治區原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杰等多名黨員領導干部應聲落馬,以“N連發”集中公布審查調查信息,釋放出煤腐必懲、煤貪必肅、煤惡必盡的強烈信號。在強大震懾和政策感召下,17名干部主動投案。截至目前,全區共立案涉煤案件736件1023人,其中廳局級干部69人、縣處級干部243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820人,組織處理966人,移送司法機關129人,追責問責1656人,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523.88億元。

  在重拳懲治“煤老虎”的同時,針對涉煤腐敗案件暴露出的突出問題,自治區紀委監委及時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督促涉煤地區、部門、企業召開警示教育大會,完善制度機制,堵塞監管漏洞,提高治理能力。同步督促全區清理出國企改制、資源配置等重點領域違規違法政策文件67件,執行類文件2542件,出台政策法規文件121件,全面查堵、修復制度漏洞。“經過一年多集中整治,全區涉煤腐敗突出問題得到全面整治,煤炭資源發展環境明顯改善,政治生態實現淨化修復,良好社會效應逐漸形成,有力強化了黨的領導,加強了黨的建設,推進了全面從嚴治黨。”自治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以“大清掃”治理基層“微腐敗”

  呼和浩特市賽罕區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的辦公室牆上挂著一面題為“為民辦事關懷備至 為民解憂情深似海”的錦旗,錦旗背后卻是一個關於“微腐敗”大清掃的暖心故事。2004年修建110省道時,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金河鎮格爾圖村土地被征收,因村干部虛報冒領套取征地補償款,村裡150余名村民利益受損,事情久拖不決。“微腐敗”大清掃行動中,承辦此案的賽罕區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在對案件進行精准查辦后,強化跟蹤督辦。經反復上門征求村民意見,多方協調職能部門,提出了合理解決方案,並對解決過程進行全程監督,沉積多年的信訪難題得以解決,事后村民代表高興地把錦旗送到了賽罕區紀委監委干部手中。為深入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治區紀委監委部署開展基層“微腐敗”大清掃行動,堅決查處一批違紀違法案件,化解一批信訪問題,澄清正名一批不實舉報,營造風清氣正的基層政治生態。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大清掃”行動開展以來,全區各地“一把手”挂帥推動跟進,包案督辦。各盟市、旗縣(市、區)對重點信訪件“上提一級”辦理,並採用末端工作法“下沉一線”督導解決問題。對信訪量較大的重點地區,自治區包案領導到一線直接走訪群眾,“蹲點式”指導督辦。“通過點對點包聯、包村,實地評估、案件評查等方式確保跟蹤督導檢查全覆蓋,切實推動‘大清掃’取得實效。”自治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截至今年9月底,三輪“大清掃”行動共梳理交辦信訪舉報10674件,辦結 10038 件,其中立案2124件 ,結案2091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和組織處理4253人,移送司法機關159人,收繳違紀違法所得4915.13 萬元,為干部澄清正名421人,化解信訪問題4070個。

  此外,全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人防系統腐敗問題、“大棚房”問題、民生領域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以強有力的監督執紀問責清除基層政治生態“污染源”,打出“三務”公開監督、化解基層矛盾糾紛、嚴查基層貪腐、“清風干部”評選四個淨化基層政治生態“組合拳”,破立並舉、綜合施治,基層政治生態持續向好,保障黨的惠民政策落地落實。五年來全區共立案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問題9496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0649人,組織處理2848人。

  以“打傘破網”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7月26日上午,在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上,自治區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劉奇凡代表自治區監委作了《關於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打傘破網”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顯示,專項斗爭開展三年期間,全區共接收涉“傘”問題線索13515件,辦結13496件,辦結率99.86%﹔共查處63個黑社會性質組織,有61個挖出了“保護傘”,挖“傘”率96.83%﹔全區查處150個惡勢力集團,有63個挖出“保護傘”,挖“傘”率42%。全區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件1613件,處分2121人,組織處理760人,移送司法機關238人。在懲腐打“傘”的震懾下,45名黨員干部主動投案自首。數字背后是自治區紀委監委對“打傘破網”工作的高度重視、高位推進,2018年2月,自治區紀委監委制定掃黑除惡“打傘破網”3年總體方案,並在歷年的自治區紀委全會上專門安排部署。同時與公安機關建立“點對點”“雙專班”工作機制,從涉黑涉惡案件中挖掘“保護傘”問題線索。採取組團辦案、模塊化辦案等方式,開展“打傘破網”百日攻堅戰、“傘網清除”百日會戰,堅決查處了自治區公安廳原副廳長孟建偉等25名涉“傘”廳局級干部,並順“瓜”摸“藤”,以“傘”破“網”,“傘”“黑”同挖,“傘”“貪”同查,推動有關部門挖出通遼市易連峰涉黑組織等全區特大涉黑組織,並一舉查清其背后的“保護傘”。據國家統計局民調顯示,廣大人民群眾對自治區掃黑除惡滿意度高達95.57%,持“贊成”態度比例達到98.55%,自治區監委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進單位,4名同志獲得全國表彰。

  目前,自治區紀委監委把“打傘破網”與其他監督執法重點工作統籌推進,在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中,截至目前,全區共立案審查調查涉嫌違紀違法干警2025人,黨紀政務處分1158人,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88人。在優化營商環境監督工作中,以有效監督打通營商環境痛點、堵點,護航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截至10月底,全區共處置損害營商環境問題線索1430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52人,組織處理307人,移送司法機關63人,累計通報曝光典型案例184批次330個。(王慧)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