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項目建設擊楫勇進逐浪高

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
近日,包頭至銀川高鐵包頭至惠農段(含銀川至巴彥浩特支線)建設動員大會在包頭九原工業園區召開。
包銀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鐵路網京蘭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等國家戰略,具有重大意義和關鍵作用。項目總投資約546.3億元(內蒙古段495.4億元),計劃於“十四五”期間建成通車。
重大項目建設是穩增長穩投資的有力支撐、調結構轉動能的關鍵載體、補短板惠民生的重要引擎。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就是抓住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
為確保“十四五”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保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進一步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加大補短板力度,拓展投資空間,增強投資增長后勁,合理擴大有效投資,今年,內蒙古打出精准穩投資“組合拳”, 推動全區重大項目建設見形見效、提質提效。
建立項目儲備庫和實施庫。企業可以把土地信息錄入項目庫,自然資源部門和林草部門會對相應土地是否可以正常辦理后續手續或者存在什麼問題以及建議明確地告訴企業,可以讓企業在后續土地手續辦理過程中少走彎路,改變了過去“由項目改規劃”變為現在的“由規劃定項目”。
大幅縮減工程建設領域審批時間。企業投資項目核准由20個工作日縮減為5個工作日。企業投資備案項目由5個工作日縮減到1個工作日。
打通了審批系統數據通道,推動自治區在線審批平台與自治區政務服務一體化平台和工程改革審批平台數據的互聯互通。企業隻需要在自治區在線審批平台錄入一次數據,就可以在其他系統共享使用。
建立了項目審查先行制度。過去企業需要把可研報告、初步設計和相關附件齊備以后才能提交審批部門。改革以后,企業隻需要可研報告文本出來以后就能提交審批部門,其它附件辦理完成之后就可以直接出具審批文件。
頂層設計開路,各地重大項目建設擊楫勇進逐浪高。
呼和浩特市加大項目專班的服務作用,在土地、資金、人力、用電、水熱氣供應等要素保障上加強部門聯動,推動國家乳業創新中心、蒙牛大低溫板塊、城南萬達、馬鬃山滑雪場等一大批項目開工建設。
巴彥淖爾市緊跟中央、自治區預算內投資支持方向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投向領域,聚焦“兩新一重”和農業農村、社會事業、生態環保、物流基礎設施、培育壯大產業發展新動能等重點領域,謀劃儲備了一批重大項目。截至目前,儲備億元以上重大項目441項,總投資3410億元。
鄂爾多斯市借助鄂爾多斯國際煤博會等平台,促成上汽、中車株洲、華為、遠景、盛宏等14個項目與鄂爾多斯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中來光伏、中材高新等33個項目與鄂爾多斯市旗區簽署合作協議。目前,鄂爾多斯市正在推進與三峽資本、隆基綠能、華能集團、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等企業的簽約工作。
點上發力,面上開花。來自自治區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區固定資產投資穩步恢復,重點領域投資增長較快。全區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9.8%。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0.4%。制造業投資增長31.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4.6%,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4.2%,第三產業投資增長0.9%。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7.4%,2年平均增長4.6%。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40.2%,2年平均增長17.5%。社會領域投資增長16%。
“下一步,我們將以自治區在線審批平台為依托,繼續提高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政務服務水平。建立備案電子印章,企業可以從自治區在線審批平台直接打印帶章的《備案告知書》。同時,開發自治區在線審批平台移動端APP,進一步提高服務企業和群眾的便利化水平。建立紅綠燈審批時限預警制度,不斷提高審批部門的審批效率。建立‘中介超市’。年底前計劃把涉及到工程領域改革的所有第三方中介機構全部納入‘中介超市’,為企業中介服務需求提供便利化選擇。”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記者 李永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