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呼和浩特:列出民生清單 落實幸福賬單

2021年10月18日08:28 |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小字號

呼和浩特市公交總公司打造黨史主題車廂。

呼和浩特市十四中新教學樓投入使用。

北京世紀壇醫院王學艷教授一行赴托克托縣雙河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指導變態反應科室建設工作。

土左旗總工會對國慶節期間依然堅守崗位的勞動者進行慰問。

呼和浩特市文聯、賽罕區文聯、市書法家協會、市美術家協會走進金橋小學開展“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文藝志願服務活動。

青山社區“兩委”成員協調維修轄區破損嚴重路面,受到居民稱贊。

土左旗深入推進戶廁改造工作。圖為土左旗紀委監委干部入戶檢查項目建設使用情況。

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紀工委主動化解脫貧戶花茶滯銷難題。

土左旗小田村村民澆地難問題得到解決。

呼和浩特市水務局黨員志願者清理垃圾。

圍繞群眾房產証難辦問題,對梳理出的692個遺留項目,通過一窗受理、網上大廳自助辦、優化流程等措施,已累計解決576個,涉及住宅面積5萬平方米、47萬多套﹔

制定出台了《呼和浩特市乳業開發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更好地支持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中國乳業產業園兩大全鏈升級項目加快建設,吸引帶動國內外乳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落地發展,進一步形成乳業集群規模優勢﹔

優化整合全市現有56條政務服務熱線,形成“12345”一號對外的“接訴即辦”工作格局,辦結率保持在95%以上﹔

大力提升基礎教育,新建、續建中小學23所,堅持區市縣三級聯動、幼小初高同步推動,深入開展名校帶弱校等工作,推進聯合辦學、集團化辦學,通過教育聯盟推動教育質量提升,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

引進北京、上海等地區專家開展診療或遠程會診服務,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接受優質醫療服務﹔

全力打造“審批流程更簡、審批效率更高、服務質量更優、企業群眾更滿意”的政務服務環境,出台便民利企措施9條、支持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措施15 條,聚焦群眾辦事高頻事項,3535個“即辦件”清單在服務平台公布,實現辦事企業、群眾立等可取﹔

……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在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呼和浩特市聚焦群眾的“急難愁盼”,圍繞民心所向、群眾所需,列出“民生清單”,推進為民辦實事工程一件件抓好,一項項落實,切實把一張張“民生清單”變成群眾受益的“幸福賬單”,用實際行動生動回答“為什麼出發”的課題,讓群眾切實感受到黨史學習教育帶來的新氣象、新變化。

積極發揮“頭雁效應” 用心傾聽社情民意

呼和浩特市委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察民情、訪民意是辦實事的第一步,呼和浩特市委圍繞“五個著力”重點任務和“三個聚焦”目標要求,堅持把“開門納諫”與“登門納諫”相結合,通過開展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問政於民“三問”活動,找准查實基層和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更加精准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敞開大門聽意見。充分用好市本級、旗縣區政務服務中心、黨群服務中心、服務熱線、門戶網站、新媒體、信訪等線上線下渠道,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登門調研找問題。市級領導干部帶動,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通過實地走訪、民意調查、座談交流等方式,深入基層群眾、生產生活一線、下屬單位、服務對象,廣泛聽取意見、了解民生需求,全市共收集意見建議6697條,查找涵蓋貫徹新發展理念、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等方面問題6169個。

知責思進,高位推動。呼和浩特市委針對收集的意見建議和突出問題,聚焦共性需求和普遍性問題,逐條梳理、逐項研判,研究改進工作的措施和辦法,牽頭制定市級層面“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共有61個重點民生項目,其中3個為共性任務,其他58個為個性任務。項目清單在呼和浩特市委統一領導下組織實施,市委書記負總責,親自研究、審定項目清單,其他市級領導同志分工負責,持續推動任務落實、責任落實、進度落實﹔市級領導同志所在部門發揮牽頭作用,會同相關職能部門深入研究部署、認真做好每個項目的具體組織實施,建立工作台賬,每半月向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項目落實情況。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統籌調度,每半月調度1次大事記、調度1次進展情況、統計1次相關數據,按照第一巡回指導組指導意見,確定難辦、極難辦事項10個,努力做到情況明、數據清、成效實。在“頭雁效應”的帶動下,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深入基層調研,以他們的真心、暖心換來群眾的舒心、爽心。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 重點解決民生需求

“自從拿到房子的鑰匙,心情每天都好得不得了。感謝政府幫我們解決了一件大事兒!”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蔚藍家園居民許女士說。該住宅小區項目於2013年8月開工建設,有28棟住宅樓以及部分商業配套設施,原定2015年底交房,但自2014年以來陷入停工局面,2800余戶業主一度面臨“入住難”問題。后來,在市住建局與新城區政府督促和多方共同努力下,28棟住宅樓現已全部順利完工交付,居民陸續入住,產權手續也在辦理中。

呼和浩特市積極推進房地產遺留項目辦理,創新開展不動產登記周末延時服務、夜市服務,設立不動產受理站,將辦証服務延伸到群眾家門口,實現隨到隨辦。建立“綠色通道”,推行不動產登記“十辦”便民舉措,加快辦理不動產首次及轉移(分戶)登記。圍繞群眾辦証難問題,對梳理出的692個遺留項目,通過一窗受理、網上大廳自助辦、優化流程等措施,已累計解決576個,涉及住宅面積5萬平方米、47萬多套。開通40個不動產駐社區、20個駐稅務遺留項目(分戶)受理站,採取下班時間夜市辦、休息時間加班辦、取消預約即來即辦的措施,已經辦理不動產分戶登記23萬套,受到群眾充分肯定。在環節方面,通過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大幅度優化審批流程,將不動產轉移登記業務精簡至3個環節﹔在時間方面,推動“互聯網+不動產登記”,鼓勵申辦人網上辦理,有效壓縮不動產登記平均時間至2個工作日。2020年,在全區營商環境評估中,呼和浩特市登記財產躋身自治區標杆行列。

同時,呼和浩特市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全力以赴辦好教育、醫療、養老、社保等民生實事。深入開展道路交通、廣告、城中村和城邊村、小區物業管理四個綜合治理提升行動。成立城中村和城邊村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專項工作組,對新城區32處、回民區15處、玉泉區27處、賽罕區25處集中開展垃圾清理、邊死角衛生清理行動。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實施333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持續推進“公民同招”“陽光招生”“陽光分班”﹔加快發展學前教育,加大公辦幼兒園、普惠性幼兒園建設力度,年內新建、續建幼兒園9 所,盡快補齊學前教育短板。大力提升基礎教育,新建、續建中小學23所,堅持區市縣三級聯動、幼小初高同步推動,深入開展名校帶弱校等工作,推進聯合辦學、集團化辦學,通過教育聯盟推動教育質量提升,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新建、改造道路64條,打通斷頭路31條,改造背街小巷39條,新建過街天橋5座,加快推進智慧停車系統建設。提升養老服務水平,繼續圍繞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新建、改擴建100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加強硬件建設,推動軟件提升,在市屬醫院打造25個重點專科、3個重點學科﹔引進北京、上海等地區專家開展診療或遠程會診服務,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接受優質醫療服務﹔全面實施縣域綜合醫改,實行醫保總額打包付費制度,形成有序就醫新格局。

深化“放管服”改革 提高政務服務質效

“從叫號到辦完,整個流程花了不到10分鐘。”在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賽罕區分局巧報派出所辦理戶籍業務的郭女士對業務辦理效率稱贊不已。這是呼和浩特市推出的首家派出所“一站式綜合服務區”,轄區群眾在這裡可以辦理身份証、居住証、護照、港澳台通行証以及駕駛証的申領、換証等高頻業務,真正將公安行政服務向群眾家門口延伸,實現了“以小改變服務大民生”,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為轄區群眾提供了方便,讓群眾的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加持續。

呼和浩特市不斷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全力打造“審批流程更簡、審批效率更高、服務質量更優、企業群眾更滿意”的政務服務環境,出台便民利企措施9條、支持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措施15條,聚焦群眾辦事高頻事項,3535個“即辦件”清單在服務平台公布,實現辦事企業、群眾立等可取。聚焦群眾辦事高頻事項,制定“一網通辦”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優化服務流程2400余項,推出“互聯網+政務服務”3700余項。優化整合全市現有56條政務服務熱線,形成“12345”一號對外的“接訴即辦”工作格局,辦結率保持在95%以上。截至目前,全市通過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匯聚辦理業務11.3萬件,市本級100個“依申請六類事項”實現“不見面審批”。將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出生、入學、就業、婚育、退休等審批服務,通過跨部門整合審批環節、簡化優化流程變為“一件事”,實現“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窗受理、一次辦成”,從每個部門“最多跑一次”向“一件事最多跑一次”轉變。

除此之外,呼和浩特市提檔升級優化服務措施,創新推出新辦納稅人綜合申請、外來施工企業、稅務注銷3大類套餐服務,184個事項實現一次辦、214個事項實現“非接觸辦”,896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窗受理。推出企業開辦“一站式”服務,將開辦時間壓縮至0.5個工作日。落實企業開辦零成本政策,為新開辦企業免費提供“大禮包”,內含營業執照副本、5枚印章、稅控設備、辦事指南以及便民利企政策宣傳材料,為每戶新開辦企業節省1200余元,實現開辦承辦“零費用”。各級政務服務大廳集中設立了“事未辦成登記處”,是專門為辦事群眾、企業設立的反映問題的窗口,幫助群眾和企業解決“想辦卻辦不成的事”。創新打造為民服務新模式,建立健全政務服務“代辦幫辦”工作機制,聚焦基層和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分類打造制定個性化的貼心式政務服務。玉泉區設立了“紅色代辦服務台”,成立代辦工作專班,開設“紅色代辦”特色專項服務,將服務窗口移至一線,將工作觸角延伸到百姓家,提供上門為商戶辦手續、進行社保認証等多項服務,有效解決群眾需求。提供預約上門優質法律便民服務,對於行動不便、高齡老人和空巢老人,可以通過電話預約或其近親屬現場預約等方式申請公証,由公証員上門進行公証服務、受理事項並即時出証。與青海、甘肅、寧夏、陝西簽訂《黃河流域五省十市跨省通辦合作協議》,推動涉及社保、醫療、公積金、不動產、市場主體登記注冊等64個高頻事項實現“跨省通辦”。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不用出遠門,家門口一個月掙4000元左右,還能照顧孩子,這日子過得挺知足。”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金河鎮曙光村村民米雲一邊打包訂單一邊和記者說,“自從我們村有了正北方電子商務運營中心,村裡的婦女好多都不出去打工了。”

內蒙古正北方雲倉電子商務公司的落戶,不僅讓曙光村60多名村民實現了就業,也帶動了周邊農產品的銷售。為更好地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今年,金河鎮黨委創新推進“黨建+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四個+”一體化供產銷發展模式,推出鎮域黨建共同體大聯盟,融合創新聚力發展方面的作用。黨建聯盟覆蓋行政村13個,引領帶動村民千余人創業就業。通過簽訂契約、建立服務清單等方式,推動生產經營主體之間、生產經營主體與農民之間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實現共同發展、共享共贏,為鄉村振興跑出了“加速度”。

曙光村的變化是呼和浩特市著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縮影。為了更好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呼和浩特市制定了《呼和浩特市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施方案》《關於推進黨建引領產業共同體發展的實施方案》,推行“黨建引領、組織相加、工作相融、共建共享、發展共贏”的工作機制,把不同地域、行業黨組織聯合在一起,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助力鄉村振興。各地各單位堅持聚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全力辦事、精准辦事,集中解決重點鄉鎮鄉村就業、增收、人居環境改善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打造了呼和浩特市消費幫扶採集中心,將285種扶貧產品列入國家消費扶貧項目,申請公益崗位項目資金1298萬元,設置公益崗位2714個,帶動脫貧人群增收,扎扎實實為人民群眾辦實事。下達各級財政補助資金4.3億元,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高質量推進戶改廁等目標任務,著力培育建設美麗宜人、業興人和的社會主義新鄉村,推動惠民政策持續向鄉村傾斜、便民服務持續向鄉村覆蓋、利民資源持續向鄉村下沉。

持續加強基層治理 防范化解矛盾糾紛

“多虧小楊發現得早。”“是呀,發現得晚就麻煩了。”呼和浩特市回民區通道街街道三順店社區的居民為網格員楊文和豎起了大拇指。原來,網格員楊文和近日在日常巡查中發現轄區祥和五區一、二號樓自來水管網損壞,出現漏水現象,第一時間將該情況上報社區,並由社區協同業委會和居民代表及時聯系供排水公司,對管網漏點進行了維修,使漏水問題得到及時解決。據介紹,三順店社區立足轄區特點,創新組織設置方式,依托“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縱向到底的“小三級”組織架構,成立覆蓋轄區8個居民小區的4個網格黨支部。整合優勢資源,將社區“兩委”成員、在冊黨員、在職黨員、社會組織黨員、流動黨員及威望高、群眾基礎好的離退休黨員全部集結,搭建身邊就有黨員、有事就找組織、活動能有陣地的全覆蓋網格黨組織架構,確保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無“溫差”,打通黨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

小網格發揮著大作用,社區網格一張網涵蓋了環境整治、物業服務、幫困解難等城市基層治理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全覆蓋、高效率的為居民服務網格體系,撐起了城市基層治理“一片天”。呼和浩特市堅持把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作為推進平安首府建設的重點來抓,順應群眾期盼和需求,盡可能把資源、服務、管理放到基層,大力提升網格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領域更廣、基層更牢、群眾更滿意的平安社會。大力推動成立“黨建聯合體+多元治理單位+基層網格”模式的多領域黨建引領多元治理共同體85個,聯建共建黨組織831個,覆蓋企業和社會組織131家,引領帶動區市縣三級2.5萬余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辦好事辦實事3600余件。健全完善全市網格組織體系,實現網格設置、人員配備、待遇保障、責任落實、實體運行“五個到位”。加強和改進街道社區黨組織對網格治理的領導,明確網格員“六大員”職責和“十項”工作任務,重新調整設置社區網格3311個,全市專職社區網格員達到4000余人。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從每個村(社區)各推選2名專職網格員擔任市級專職人民調解員,將人民調解與社區網格有效銜接,有效提升了第一時間發現風險隱患的能力和化解矛盾糾紛的水平,真正把治理效能轉化成為群眾的幸福指數。

列出民生清單,落實幸福賬單。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61個市級清單項目已經有5個完成,24個取得顯著性成效,其余32個也都不同程度取得階段性進展,需要在年內長期推進。在市委的示范帶動下,全市各級領導班子成員每人主動認領1個辦實事項目,並從5月初開始陸續向社會公布,共提出2965個“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民生項目,已落實完成1512個。出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政策舉措212個,開展直接造福於民項目工程728個,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矛盾糾紛事項5105件。(內蒙古日報記者 鄭學良 呼和浩特日報記者 梁婧姝 魏寶紅)

(本版圖片由呼和浩特日報提供)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