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人民日報看內蒙古

國博舉辦內蒙古文物展

講述長城文化帶故事

本報記者  鄒雅婷
2021年10月12日08: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夏商時期彩繪陶鬲、彩繪陶罐。杜建坡攝

東漢月牙形金飾牌。杜建坡攝

精美奪目的動物紋金帶飾,神秘古朴的突厥石人像,華麗考究的契丹貴族馬具……走進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開幕的“長城內外皆故鄉——內蒙古文物菁華展”,一件件來自內蒙古的珍貴文物讓人領略到北疆草原的獨特風採,同時也感受到多元文化交融激蕩的魅力。

內蒙古自治區位於中國正北方,不僅有遼闊壯美的大草原,也有山脈、湖泊、盆地和沙漠戈壁。橫貫東西的長城,見証著中原農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碰撞、交融,形成了著名的“長城地帶”。長城地帶是游牧和農耕生產方式的過渡地帶,也是一條特殊的文化地帶,留下了豐富的文物遺存。

此次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聯合主辦,展示了240多件套精品文物,通過“農牧結合的早期形態”“長城的修建與民族交融”“長城沿線多元文化的交融”三個單元,系統揭示內蒙古地區幾千年來農耕與游牧文化交流、融合、升華的歷史脈絡,展現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發展的歷史過程。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內蒙古以草原游牧生活為主,事實上,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北方族群的經濟生活是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狩獵的混合經濟。距今3500年左右,受干冷氣候影響,草原地區才逐漸形成“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在展覽的第一單元,幾件夏商時期的彩繪陶器引起記者注意。這些陶器是專門制作的隨葬品,器身上繪有連續、繁縟的幾何紋,這在中原地區同時代的陶器上幾乎看不到,卻與中原青銅器上的紋飾較為相似,表明了當地文化與中原文化的姻親關系。

“許季姜”青銅簋也反映了東胡民族與中原諸侯國之間的交流。此簋出土於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是春秋時期許國(今河南許昌一帶)鑄造的禮器,有使用痕跡,后在戰國時期才隨墓主人入葬。器底鑄銘文“許季姜作尊簋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有學者推測這是許國姜姓女子嫁入胡地時的隨嫁禮器。

春秋戰國時期,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襲,秦、趙、燕等諸侯國紛紛修筑長城。秦漢兩朝亦大規模修建長城,並不斷完善其防御功能。但長城並沒有阻斷雙方的交往,漢匈和親、邊關貿易、張騫鑿空西域等都促進了長城南北的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

展廳裡有不少光彩照人的漢代金飾品,體現了多元文明的融匯。一套出土於鄂爾多斯的金鑲貝玉首飾,由長方形鹿紋金飾牌、方形嵌蚌金串飾、包金玉佩等組成,其中的鹿紋是典型的草原風格紋飾,嵌蚌及其周圍的連珠紋工藝則具有波斯等西方文明的工藝特征。一塊出土於通遼的金飾牌,是薩滿主持祭祀活動時佩戴的飾件,中間雕有一高鼻深目、頭戴尖頂帽的女性,兩側各有一隻怪獸,與西伯利亞地區出土的雙獅守護聖樹金飾牌極為相似。

陝西西安何家村窖藏的唐代金銀器舉世聞名,而在內蒙古赤峰哈達溝唐代窖藏中,也出土了一批工藝水平很高的金銀器。摩羯戲珠紋金花銀盤體形碩大、做工精湛,摩羯紋金花銀提梁壺造型優美、刻畫逼真,充分體現了唐代在吸收外來文化基礎上形成的精美華麗的金銀器藝術風格。

遼代陳國公主墓等貴族墓葬中出土的文物奢華富麗,令人嘆為觀止。高翅冠是契丹貴族婦女專用的一種冠飾。陳國公主墓的高翅鎏金銀冠,冠頂綴飾道教原始天尊像,反映了道教在契丹皇族中的傳播。而乳釘紋玻璃盤等西方玻璃器的出現,表明宋遼時期中國北方與中亞、西亞的經貿交往依然繁榮。

此次展覽不僅匯集了內蒙古多家文博考古單位的文物精品,還展示了國博“壓箱底”的寶貝。成吉思汗聖旨銀牌為首次展出,銀牌一面刻著“天賜成吉思皇帝聖旨疾”漢字,另一面刻著蒙文,上鏨虎頭飾。據介紹,成吉思汗時期的聖旨牌除國家博物館收藏的這件外,在內蒙古清水河縣還發現一八思巴文聖旨銀牌,在索倫鎮發現一八思巴文聖旨金牌,此外,俄羅斯還藏有3枚,日本藏有2枚。

國博館藏《九邊圖》屏也是首次與觀眾見面。此屏共有12幅,正面為絹本,粘貼於12塊木板之上,畫面整體採用寫實的青綠重彩山水畫法繪簡略地圖。明代為防御蒙古南下,在北部邊疆設置了九個軍事重鎮,東起遼東半島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形成九邊防御體制。九邊屯戍連綿,城堡遍布,是抵御蒙古入侵的屏障,但在和平時期,又是明蒙之間進行政治、經濟交往的地帶。此屏摹繪的原本是明嘉靖年間許論所著《九邊圖論》,圖中詳細繪出九邊內外的城鎮關堡、蒙古營帳、山川河流等,主要城鎮之間還標有距離裡數,為研究明代邊防體制和北疆歷史地理提供了寶貴資料。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年10月12日 第 07 版)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