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李雅潔:日行2萬步講述厚重內蒙古

2021年10月01日08:23 |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小字號

“現在,我們在展櫃中看到的是鎮院之寶——元代鈞窯‘小宋自造’香爐。它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器型最大、保存最完整、制作最精湛的鈞窯香爐,是元代北方民族和中原民族之間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件非常珍貴的實物見証。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9月28日,在內蒙古博物院二樓展廳中,社會教育部講解員主管李雅潔給幾位來自天津的游客介紹著文物的前世今生,借助文物的視角將內蒙古厚重的歷史娓娓道來。

今年是李雅潔在內蒙古博物院工作的第11個年頭,每逢節假日,她都會與40多位小伙伴一起,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為廣大游客提供文物講解服務。對於英語專業畢業的李雅潔來說,文博歷史屬於全新領域。為了做好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為了成為一名合格的講解員,她翻閱大量文物講解大綱,學習歷史知識,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隨著工作的不斷深入,她開始熱愛上這份職業,通過文物講解平台不僅提高了自己的知識儲備量,而且鍛煉了口才,提升了溝通能力和職業素養,“這些令我受益終身”。

因為熱愛,所以堅守。11年來,李雅潔已經記不清接待過多少位游客,但對每個展廳、每件文物卻如數家珍。“我們博物院建筑面積6.4萬平方米,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展廳分布於3個樓層,目前7個陳列展廳對公眾開放。在前不久發布的內蒙古66個網紅打卡地榜單中,我們博物院佔有一席之地。”隻要說起文物,李雅潔的臉上就會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我們館藏文物總數超過15萬件(套),其中珍貴文物5600余件(套)、國家一級文物650件(套),以古生物化石、契丹歷史文物等最具特色。”

每逢節假日,內蒙古博物院的參觀人數都會增加,最多時單日觀眾量可達2.5萬人次。講解員們穿梭於各個展廳之間,通過專業講解帶領游客進行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每次講解,李雅潔都力爭做到精益求精、嚴謹求實。“每個展廳的講解時長平均在半個小時以上,7個展廳全部展品講解完畢,通常用時近4個小時。我們人均日行2萬步,用腳步丈量著內蒙古的歷史文化,通過文物講好內蒙古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講好紅色故事,講好中國故事。”

因為堅守,更加熱愛。李雅潔認為,講解員是文化的傳播者,可以用自己的聲音和知識儲備“重現”歷史,她感到既驕傲又自豪。“文物承載著文明和文化,維系著民族精神與時代價值。讓文物活起來,可以增進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凝聚共同發展力量。”在她心中,比起借助電子設備的語音導覽,人工講解更具有溫度。面對面交流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在文物講解過程中她可以根據游客的興趣點隨時調整講解內容,隨處與游客開展互動,這些特點都是智能講解不可比擬的。“雖然日常工作任務非常繁重,但游客的每一個點頭贊許、每一次掌聲、每一聲感謝,都能給予我莫大的鼓勵和前進的動力,讓我越來越熱愛這份職業。”

今年國慶7天假期,內蒙古博物院正常開放,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為游客准備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游客可以通過官網和官微預約門票。“內蒙古博物院是一座濃縮了億萬年生態變遷,也濃縮了內蒙古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進展的一部百科全書。歡迎各位游客在國慶節期間來此打卡,我在內蒙古博物院恭候您!”李雅潔向區內外游客發出誠摯邀請。(見習記者 蘭天 許瑩)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