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彤彤”的小康路

日子越過越紅火,張付生干勁十足。見習記者 王智華 攝
初秋時節,走進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老牛灣鎮,登高望遠,隻見山巒起伏、滿目蒼翠。被譽為“果中鈣王”的海紅果就生長在這裡。
清水河縣被稱為“海紅果之鄉”。在老牛灣鎮單台子村,有一片佔地2000余畝的海紅果種植基地,在當地小有名氣。走進種植基地,放眼望去,海紅果樹一眼望不到邊,枝頭挂滿果實,盡管還未到成熟季,但海紅果的向陽面已經露出了“紅臉蛋”。“每年的10月是海紅果成熟季,那時候來才好看呢,樹上挂滿紅彤彤的海紅果,讓人看在眼裡、甜在心裡。”基地創始人、內蒙古博煜農林牧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蘇志軍高興地說。
2017年,清水河縣立足當地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山區實際,按照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定位,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啟動實施了百萬畝扶貧林果基地建設項目,通過政府引導、企業投資,鼓勵農戶發展“房前屋后”經濟,積極參與林果基地建設。
對於蘇志軍來說,作為土生土長的單台子村人,海紅果既連接著兒時的美好回憶,同時也承載著帶領鄉親們增收致富的夢想。為此,他積極響應當地號召成立了博煜公司,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單台子村及周邊村的村民種植海紅果,實現穩定增收。如今,公司已吸納500余戶農戶參與到林果基地種植和管理,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打工掙錢。
“2014年之前,我在外面打零工,一年下來,最多能掙2萬元。2014年,我來到這兒,剛開始是給果樹修枝、鋤草、噴藥,沒想到一年能掙4萬元。” 泉榆樹村村民張付生一邊修剪果樹一邊告訴記者,在這兒打工,不但收入增加了,還能免費學習海紅果專業種植技術,如今自己竟然成了種植海紅果的“土專家”。2017年,他被公司聘為技術員后,一年工資達到5萬多元。
今年,張付生在博煜公司的海紅果基地承包了220棵果樹。“現在,我學會了技術,又承包了果樹,掙錢渠道多了,日子越過越有奔頭。而且不用為海紅果的銷路發愁,基地會以每斤高於市場價約0.5元的價格收購。沒有了后顧之憂,來年我打算再多承包些果樹。”
與此同時,博煜公司還與單台子村黨支部積極探索“黨支部+企業+農戶”發展模式,創建黨建聯合體,計劃實施百畝採摘園、海紅果深加工等項目。據該村黨支部書記蘇埃才介紹,不僅僅是村民,村集體的收入也增加了。
“目前,全縣正在逐步完成百萬畝林果基地建設目標。通過發展海紅果等林果種植業,累計帶動約1.2萬人增收致富,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多贏。”清水河縣鄉村振興局局長王青說。(記者 戴宏 李晗 見習記者 郝佳麗 王智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