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葡萄“串”起甜蜜新生活

金秋時節, 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友誼街道張家圪旦社區周家兄弟採摘園裡的葡萄熟了,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採摘。看到一箱箱葡萄賣上了好價錢,自己的腰包也鼓了,周歡虎和周有榮兄弟倆幸福地笑了。這一串串葡萄是他們致富路上的“搖錢樹”,也“串”起了他們的幸福新生活。
走進張家圪旦社區,道路兩旁,綠樹成蔭。沿路而行,便來到了周家兄弟採摘園——歡虎葡萄採摘園。葡萄園裡果實長勢喜人,一排排碧綠的葡萄架整齊排列,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挂在藤蔓上,巨峰、玫瑰香、金手指、無核白等葡萄品種,紅、綠、黑相映,十分搶眼,令人垂涎欲滴。周歡虎正在忙著採摘、分揀、精選、打包、裝箱。園裡,還有不少游客在葡萄架下採摘,大伙過了一把葡萄品鑒癮。“我是他家的老顧客,他家的葡萄很好吃。聽說葡萄熟了,我便過來買一些給家人嘗嘗鮮。剛才品嘗了一下,果肉鮮脆多汁,香甜可口,還有玫瑰香味,味道上佳。”游客郭女士說。
說起葡萄種植,周歡虎的妻子曹海祥笑著告訴記者,這都得益於街道引進葡萄種植項目。2001年村裡建起了溫室大棚,以種植蔬菜為主。后來,為了帶領鄉親們致富,友誼街道為每戶果農免費發放100株葡萄苗,自此,周歡虎和弟弟周有榮便從種植蔬菜改種成葡萄。如今,周家兄弟的葡萄園從200株擴大到2000多株,共有8棟溫室大棚,種植品種4、5種,每棟大棚可產2000公斤,按每公斤30元計算,每棟大棚純收入可達4萬元。“自從種了葡萄,家裡的生活就有了保障,我們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這比打工強太多了。”看著手中串串顆粒飽滿的果實,周家兄弟喜上心頭。
有了葡萄園,周家兄弟從一個打工仔轉變成“新農人”。起初,面對一片空白的葡萄栽培技術,兄弟倆隻能在學習和實踐中摸索前進。從種植到培育,從管理到技術,從品種改良到尋找市場,除了農技人員的指導,還有兄弟倆的孜孜以求。“在葡萄種植中,管理很重要。從開花到結果,保花保果最為關鍵。在這期間,肥水和病虫預防很重要。大棚裡新培育的玫瑰香、巨峰、無核白優質葡萄是我引以為傲的培育品種,新培育的葡萄3年才可挂果,今年培育的1000株葡萄大部分都已挂果了。”周有榮一邊講述著種植心得,一邊向記者介紹,“我們種植的是綠色生態葡萄,利用大棚精心栽培,通過疏花疏果等方式,提升葡萄品質,增加葡萄甜度。這些年,我從選種上下功夫,對口感好的葡萄優中選優進行培育栽植。”
如今,一串串葡萄讓周歡虎、周有榮端上了“金飯碗”。兄弟倆的葡萄園不但吸引游客參觀、品嘗、體驗採摘,還實現了讓葡萄園從觀光游到體驗游的轉型升級,讓葡萄經濟帶活了鄉村經濟,也帶動了鄉村振興。(記者 王玉琢 通訊員 張憲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