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城川鎮共享美麗城鎮新生活

8月的城川,綠樹成蔭百花盛放,是最美的季節也是最熱的季節。但是比天氣更熱的是黨員服務基層、參與基層志願服務的熱情。街頭活躍的紅馬甲,手中揮動的小紅旗,走進各個社區參與志願服務的“志願紅”在城川鎮不同的嘎查村、社區中,黨員志願者們落實黨史學習教育的安排,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要求,全方位、多角度地參與到文明實踐志願活動當中,用自己的行動生動地詮釋辦實事的內涵,更是為進一步豐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內容,切實發揮好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寫下了生動的注腳。如今,一顆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種子在這片熱土上生根發芽,留下了一個又一個文明印記。
天氣炎熱,身穿志願服的志願者熱情絲毫不減,他們拿起掃把、袋子等工具,採取分組行動的方式,發揮“不怕苦、不怕臟、不怕累”的精神,有的清除花圃雜草,有的清理地面白色垃圾,齊心協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轄區環境面貌煥然一新,過往居民也紛紛為志願者們點贊。
城川鎮中心衛生院舉辦了一場便民志願服務活動,受到村民們的熱烈歡迎。在活動現場,志願者們為前來的村民測量血壓、血糖,查驗白內障,發放健康教育宣傳資料,向村民們詳細講解了健康養生知識,耐心解答老人們提出的健康咨詢問題,讓村民們做到無病早預防,有病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據悉,此次志願服務活動除了健康義診,還設置了免費理發與電信網路反詐的宣傳,讓村民群眾在享受便民服務的同時也提升了自身的防范意識。
新時代文明實踐是美麗城鎮建設中一項全社會的事業。城川鎮聚焦“一村一品”, 不斷創新工作模式,持續提升文明實踐工作的組織力、創造力和發展力,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探索創新在當地蔚然成風。通過一系列的行動,讓基層治理多點開花,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做實做深,不斷澆灌新時代文明實踐之花,以新時代文明實踐讓美麗城鎮靚起來。
從“積極解決需要”到“主動增加供給”統籌推進的工作思路,到健全完善“點對點聯系群眾”和“面對面開展服務”同頻共進的工作機制,城川鎮黨員進基層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也將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了重要任務,在基層書畫出了一筆又一筆靚麗的色彩。
城川鎮開展了以“倡導文明交通、綠色低碳出行”為主題的宣傳活動。活動中,志願者向農牧民發放“倡導文明交通、綠色低碳出行”的宣傳冊,為他們講解節能減排在生活中帶來的益處,引導農牧民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綠色出行、使用家電等日常生活中要做到節能減排減碳。向廣大農牧民群眾傳遞了低碳生活理念,加強了農牧民的環保節能意識,使每個農牧民、每個家庭都成為環境保護的宣傳者、實踐者、推動者,為低碳節能減排。
一場以“百企幫百村 金秋獻愛心”為主題的助學助殘愛心捐贈活動在城川鎮烏定希泊日嘎查拉開帷幕,城川鎮聯合大坤能源環保有限公司對大學生和殘疾人進行了資金和物資上的幫助。此次助學助殘活動共為烏定希泊日嘎查16名在校大學生資助每人2000元,3名大一新生資助每人5000元,為22戶殘障家庭分別捐贈大米、白面、食用油、電飯煲等生活用品。
這樣的志願服務活動,現在每天在全鎮不同的嘎查村社區開展已經成為了常態。以活動為載體,堅持集中活動與經常服務相結合。城川鎮新時期文明實踐所倡導大家從身邊小事做起、從就近就便做起,重在長期堅持、重在建章建制,打造內容豐富、人人參與、自覺進行、常態長效的“我為群眾辦實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新模式。
今年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城川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鼓勵倡導各級部門要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健身體育服務等五大平台作用,切實體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的功效。因地制宜、結合實際,全面梳理整合市民群眾的所需、所求、所想,對接利用好機關黨員干部的信息資源優勢、工作職能優勢和理論政策優勢,深入基層開展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
每每中午空閑時刻,在城川鎮民政系統上班的黨員胡飛仙,習慣性地打開城川鎮公眾號上的《黨史故事100講》欄目聽聽。在這個平台上,不僅有這樣的視頻宣傳內容,還有黨史每日一題。
在城川發布公眾號上,《黨史故事100講》欄目則利用視頻的方式進行黨史宣講,城川完全小學公眾號【紅色潤德 讀史啟智】紅色詩詞篇——百名城川娃娃講百篇黨史故事專欄,【學好黨史 砥礪奮進】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城川老師講城川黨史專欄,鄂托克前旗城川幼兒園【紅色故事童聲講 紅色基因代代傳】紅色小英雄故事專欄,開展“理論政策入頭腦”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在“傳政策”上下功夫,運用市民群眾容易接受的形式和語言,做好黨的政治理論和形勢政策宣講。同時各個嘎查村(社區)多舉措開展宣傳教育,深入宣講鄉村振興戰略、法制建設實踐以及農業農村教育、醫療、環境等各方面的方針政策,及時准確地普及各項惠民政策,幫助廣大群眾了解理論、掌握政策。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隻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鏗鏘有力的一首《唱支山歌給黨聽》合唱歌聲從城川嘎查會議室陣陣傳來,今年城川鎮舉辦“永遠跟黨走”——城川鎮舉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群眾性大合唱比賽,通過唱紅色歌曲方式,讓大家用學黨史、踐初心、辦實事,增強“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凝聚力。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落實到為民辦實事、辦好事上,全面提升服務能力。
“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歷史。我們希望通過開展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聚焦‘急難愁盼’,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讓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工作人員說。
城川鎮“紅色教育講黨史”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已經遍地開花。黨員志願者們和宣講者們在“傳思想”上下功夫,傳承紅色基因,學習黨史歷程,組織與動員老黨員、老干部、道德模范、城川鎮好人等先進人物作為“志願講解員”,進基層面對面為群眾講述紅色故事,進行革命歷史主題教育,分享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回顧黨的光輝歷程,牢記歷史,不忘初心,將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為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貢獻力量。
城川完全小學,有這樣一群殘疾兒童,他們無法來到美麗的校園學習,自2020年開始,在黨支部帶領下,城川鎮完全小學“送教上門”工作一直在陸續開展。5月21日,鄂前旗教育體育局民教股連同鄂前旗殘聯,在城川鎮完全小學黨支部王雷書記帶隊下,對城川完全小學四名殘疾兒童進行了“送教上門”,把課堂搬到了殘疾孩子們的家裡,當起了折翼天使們的“愛心園丁”。送教過程中,城川鎮完全小學德育主任許巧巧與孩子們進行了親密的互動,用親切的語言與孩子們進行交流,還帶領孩子們接觸了生字和圖書,在孩子們幼小心靈中播下了知識的種子。除了“送知識、送溫暖”,還為這些特殊家庭的送去了生活物資和必需品,領導們與家長進行了交流,了解孩子們目前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並詢問了生活中還存在的困難,並表示會盡最大可能進行幫扶。
一件件實事的辦成、一次次文明志願實踐活動的進行、一張張志願者的笑臉、一段段志願服務背后的生動故事……真正感受到實惠和獲得感的是社區的居民、是城市生活的群眾、是每一個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普通城川鎮市民。
下午3時,城川鎮城梁線路口的群眾早已排起長龍,在核酸檢測點,城川鎮志願者在嚴格做好自身防疫的前提下,積極維護現場秩序,查驗健康碼、行程碼,協助搬運檢測物資,提供信息咨詢等細微的服務工作,耐心地向市民講解注意事項,並提醒大家在等待的過程中正確佩戴好口罩,互相之間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
“志願者們頂著炎炎烈日,為我們維護秩序、答疑解惑,確實非常辛苦。有志願者們在這裡幫忙指引,雖然排隊的人很多但秩序很好。”市民達賴先生說。
在蘇壩海子村,烈日下轄區的志願者組織的維修突擊隊,對失去了勞動力的家庭安裝戶廁。轄區居民白楊感慨地說,這些志願者用行動讓我們百姓感受城市的變化、感受到城市裡每一處溫暖的改變。
家住城川鎮城川嘎查陳秀芳和劉生章兩位老人,兒女都在外上班,每年的養老保險認証成了兩位老人家的煩心事。得知這一情況后,城川鎮社保工作人員和嘎查志願者進行上門服務,從信息登錄、人臉建模到人臉認証、系統認証,很快幫老人辦完了養老保險認証。“人老了,也不會用智能手機,老伴長期臥床需要我來照顧,多虧了工作人員前來為我們上門辦理,真是省了很多事。”陳秀芳拉著嘎查志願者的手激動地說。
太多有溫度的故事、太多有意義的實踐,這些都是今年城川鎮黨員進基層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中的一幕幕真實影像,這些點滴的小事匯聚成了城市的溫暖、匯聚成了長效化、常態化的服務模式,也讓黨群關系有了新氣象、新發展,更是提升了黨員干部與時俱進、學習實踐,恪盡職守、敢於擔當,開拓創新、攻堅克難的能力。
“系列的文明實踐活動也是實實在在把黨史學習教育激發出來的熱情和干勁體現在‘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讓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成為積極調動與集聚全社會民心民意,轉化為推動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城川鎮副鎮長思軍宇說道,“也在城川鎮打造出了內容豐富、人人參與、自覺進行、常態長效的‘我為群眾辦實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新模式。”
生活,因文明實踐而美好﹔社會,因文明實踐而溫暖。城川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負責人張彥慧說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是密切干群關系的‘連心橋’,是教育培養群眾的‘大課堂’,我們聚焦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要求,圍繞‘永遠跟黨走’主題,以黨員進基層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為牽引和示范,把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貫穿始終,潛移默化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多做雪中送炭的好事、辦扶危濟困的實事,有力推動了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人心,為城川鎮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建設紅色特色小鎮貢獻了文明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