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呼倫貝爾

額爾古納河畔的歌聲

2021年07月27日08:43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卓婭(右)和老伴兒馬學永正在摘菜,准備為游客做俄餐。 記者 金泉 攝

  盛夏,額爾古納市蒙兀室韋蘇木人流如織,這個與鄰國俄羅斯小村奧洛契僅一河之隔的邊境小鎮,又迎來了今年的旅游旺季,單日涌入游客上萬名。

  俄羅斯族大姐卓婭一大早就忙活著為住在家裡的客人准備早餐,熬奶茶、切列巴、盛酸黃瓜,再倒上自己秘制的藍莓醬,一頓正宗的俄式早餐被擺上了餐桌。

  “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歡迎來到‘卓婭之家’!”擁有俄羅斯族特征面孔的卓婭大姐,操著一口地道的東北話熱情地招呼大家就餐。

  卓婭大姐經營的這家“卓婭之家”是當地眾多“俄羅斯族家庭游”民宿中的一家,開辦於當地旅游業剛剛興起的2004年。

  “那一年正趕上政府幫扶10戶家庭開展俄羅斯族風情旅館試點,我們家是第一批受益者。從剛起步時的4個床位發展到今天的50多個床位,可以說沒有政府的扶持,就不會有今天的‘卓婭之家’”卓婭大姐動情地說。

  卓婭家之所以能夠發展家庭游,得益於當地得天獨厚的地理及人文條件。“一江隔兩岸,一目覽兩國”。蒙兀室韋蘇木邊境線長83.36公裡,與俄羅斯有著歷史、地緣、文化、血緣的交往傳統。近年來,蒙兀室韋蘇木積極促進“生態、俄俗、邊境”核心旅游品牌的建設,文化旅游產業一年比一年火爆。

  離卓婭家不遠的“兄弟之家”,雖然規模不算大,但房間早已被全部訂滿。經營者劉淑梅告訴記者,“兄弟之家”的名字緣於她的兩個兒子,她希望兄弟倆能夠兄友弟恭、相互扶持。劉淑梅在經營民宿的同時,還在從事著一個“香氣四溢”的副業——打列巴。

  “夏天旅游旺季一過,就要著手打列巴。我有一個大烤箱,一天能做200多個列巴,都是熟人和顧客預定,趕上過年的時候根本做不過來。”劉淑梅高興地說。

  在蒙兀室韋蘇木,幾乎家家都會做列巴,但劉淑梅的列巴卻特別受歡迎,她向記者透露了自己的小秘方:“看到院子裡的列巴花了吧,我通常把它晾干后熬成水,用儲存的‘面引子’發酵,再將雞蛋、奶油、白糖加入面團,這是傳統做法,老味道!”劉淑梅的這門手藝讓她的家庭收入翻了倍,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卓婭家對面住著當地旅游協會副會長潘樂杰,他家的民宿叫做“潘樂杰之家”。“我雖然是漢族,但是我也是從小吃俄餐長大的。”提起小鎮的往事,潘樂杰有說不完的話。

  “當初做家庭游,人們有些猶豫,后來大家想明白了,用自己的房子,沒有任何費用,這是無本生意,為什麼不干呢?”在潘樂杰等人的勸說和影響下,開辦民宿的家庭越來越多。2005年,蒙兀室韋蘇木被CCTV評為“中國十佳魅力名鎮”,這件值得驕傲的大事讓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步入快車道。

  2011年對蒙兀室韋來說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蘇木對街道進行了整體改造,各家各戶的民宿統一裝修成具有獨立衛浴的標間,當地家庭游的標准化程度整體提高了。隨著旅游市場的不斷擴大,2012年,家庭旅游協會成立﹔2018年,家庭旅游協會升級為旅游協會,協會成員越來越多,輻射范圍越來越廣,蒙兀室韋的文化旅游矩陣初具規模。

  “每年旅游協會開大會的時候,各家都會派代表參加,不僅要分析當年的旅游形勢,協會成員還會提出自己遇到的瓶頸和問題,請大家幫忙解決。協會建立的宗旨就是要保護好我們自己的品牌,時刻牢記文化底蘊是最值錢的資源。”潘樂杰說。

  在蒙兀室韋蘇木,各民族同胞和諧共處、其樂融融,關於這一點,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感同身受。聽卓婭大姐說,當地俄羅斯族的巴斯克節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刻,人們將煮熟的雞蛋染成五顏六色贈送給親友和客人,在熱烈的琴聲和俄羅斯民歌中歡快起舞,幸福的生活猶如旋轉的舞步一般,歡快而美好。

  一天的探訪結束了,傍晚時分,華燈初上,蒙兀室韋蘇木依舊熱鬧非凡。卓婭大姐和來自天南地北的游客們一同唱起了《喀秋莎》《紡織姑娘》等民歌,穿著俄羅斯族特色服飾布拉吉的姑娘們也翩翩起舞……歌聲和笑聲從一間間木刻楞裡傳出,在額爾古納河兩岸久久回蕩。(記者 蔡冬梅 徐躍 金泉 劉玉涵 李新軍)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