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曹鳳明的“土地經”

2021年07月25日09:46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曹鳳明和柳翠華夫婦在家庭小院勞作。記者 金泉 攝

走進通遼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鎮舍力虎村,一棟棟農家小院錯落有致,房前屋后綠意盎然,家家戶戶一方庭院、半畝菜園,一派田園景象。

柳翠華挎著一隻竹編的籃子,正在自家小園子裡摘菜。“這兩天雨水足,省了澆地的功夫。” 她笑呵呵地說。

她和丈夫曹鳳明承包了420多畝土地,進行玉米、甜菜、葵花等作物輪種,是遠近聞名的種植大戶。

早些年,曹鳳明在鄉裡一所中學擔任代課老師,收入微薄,家裡主要的經濟來源就是35畝口糧田,年收入不足一萬元。上有年過六旬的老父母需要贍養,下有一雙兒女讀書上學,一家6口人擠在50多平方米的土坯房裡,日子過得緊巴巴。

說起成為種植大戶的心路歷程,曹鳳明說:“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民,種地是咱的看家本領,我尋思著想讓腰包鼓起來,還得在土地上做文章。”

通遼市位於世界黃金玉米帶,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素稱“內蒙古糧倉”。舍力虎村土地肥沃,有種植玉米的傳統,曹鳳明決定從熟悉的領域入手。

2002年,他辭去了代課教師的職務,和妻子商量著承包土地,進行玉米精細化種植。在親朋好友的幫襯下,他們籌集了2萬多元,承包了60多畝土地,到鎮上精心挑選更適合本地土壤、氣候的良種,採購優質肥料,從播種到收獲,每個環節都不能馬虎,“天沒亮我們兩口子就去地裡除草,雜草薅個精光,村裡說一棵草不剩,都不像田地了。”曹鳳明說。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曹鳳明種出的玉米棒大、籽粒飽滿,單產高,當年種植玉米毛收入達到了10多萬元。靠著勤勞和韌勁,2007年,曹鳳明蓋起了200多平方米白牆紅瓦的新房,成為全村第一個住上磚房的家庭。他承包的土地也由最初的幾十畝逐漸發展為200多畝,家裡買了小轎車,又在鎮上置辦了房產,小日子越過越紅火。

2018年,舍力虎村被列為高效節水示范基地,借此契機,曹鳳明承包的土地全都實現了淺埋滴灌。他算了一筆賬:用上淺埋滴灌技術,省水、省電、省肥、省人工,還能提高單產,一畝地能增收200元左右。隨著效率的提高,曹鳳明承包的土地面積又一次翻番,由200多畝增加到420多畝。

談起他的致富經,曹鳳明臉上露出了笑容:“像去年我家種的是玉米,很多人都一塊錢一斤賣了,我們一直存到今年春天才賣,一斤多賣兩毛八,一畝地能多賣五六百元。”

曹鳳明家客廳牆上挂著黑白兩張全家福,相框兩側還擺放了兩本紅色的榮譽証書,格外引人注目。說到証書的來歷,曹鳳明的母親鄭秀花打開了話匣子:“老話兒說得好,好兒子趕不上好兒媳。”老人告訴記者,多年前,曹鳳明的父親得了食道癌,手術后稍微干硬的飯菜都難以下咽,兒媳柳翠華每天4點多就起床為老人准備米粥、雞蛋羹等容易消化的食物,飲食起居安排得妥妥當當,忙完又和曹鳳明一起下地干農活兒。這樣的孝行十幾年如一日,柳翠華也因此被奈曼旗婦聯授予“最美兒媳”榮譽稱號。

看著照片中家人們燦爛的笑臉,曹鳳明感慨地說:“黨和國家的政策好,隻要肯下功夫,都能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

從黑白相彩色照,不隻記錄了這個小小家庭的生活變化,也折射出眾多鄉村的發展變遷。一個個像曹鳳明、柳翠華一樣勤勞朴實、孝老愛親的農牧民,正在繪就一幅幅鄉風文明、產業興旺的美好畫卷。(記者 蔡冬梅 郭洪申 徐躍 金泉 劉玉涵 見習記者 薛一群)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