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人民日報看內蒙古

水鄉呼倫貝爾

李廣華
2021年05月26日08:3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真正關注草原的水,是在大興安嶺。早些年,我們到莫爾道嘎去參觀,汽車從海拉爾向林區進發,走過無際的草原,慢慢地進入林區。沿路,樟子鬆、白樺林、河柳不斷地闖入視線,越走,森林越茂密,后來,車子就完全穿行在森林中了。路邊,總能看到不知名的小河在緩緩地流淌,曲曲彎彎,清澈見底。

鑽進老林,腳下是鬆軟的腐殖物,踩上去綿綿的。高大挺拔的落葉鬆,遮天蔽日,粗者直徑尺余,20米以下絕無旁杈,細的也有碗口粗,穿梭其間,仿佛人在一片大傘下穿行。原以為,大興安嶺原始林區的樹能活幾百或上千年,粗大得要幾人合圍。到了那裡才知道,因氣候原因,大興安嶺的樹最多活100到150年,之后就自動倒下,慢慢腐化,變成腐殖土,為新的同類提供養分。樹根扎得也不深,不足兩尺,因為下面是永久的凍土層。除了樹,各色花草密密麻麻,難以找到裸露之地。這高緯度的大興安嶺和溫濕的南方比起來,從植被上看,一點都不遜色。

山嶺的下端,是流淌著的河水。在一處河谷,我停下來觀察:一條小河寬不過1米,從茂密的叢林中流出,兩岸生長著成撮的茅草,高出水面不足半尺,形成茅草堤岸。岸邊長滿苔蘚,毛茸茸、濕漉漉的。周圍是各種植物,隻見河水從植物的根部滲出,看不到源頭。我不免驚訝:在這樣高緯度地帶,何以能生長如此茂密的植物呢?哪裡來的豐沛水源呢?

第二次被水感動是在達賚湖(也稱呼倫湖)。達賚湖是中國第五大淡水湖,也是北方第一大湖,面積為2339平方公裡,盛產魚蝦,是珍稀鳥類的樂園。我們來到湖邊時是上午時分,抬眼望去,煙波浩渺,水天一色。遠處的成吉思汗拴馬樁依稀可見。此時,太陽光正從南面照射過來,湖水折射反光。我們乘坐的快艇如同離弦之箭,拍打著湖面,水花四濺,波光粼粼。那一次,我真的被湖水感動了。

還有一處呼倫貝爾的水也讓我牽挂,那便是額爾古納河。那不是一般的河流,是一條母親河,它滋潤了整個呼倫貝爾大草原。歷史學家翦伯贊先生說:“出現在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數游牧民族:鮮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都是在這個搖籃裡長大的,又都在這裡度過了他們歷史上的青春時代。”

多年前,我到過額爾古納河的黑山頭口岸,額爾古納河平緩的河水徑直向北流去,兩岸的地貌幾乎相同,很像一隻巨手在草地上輕輕地劃了一道溝,溝裡填滿了河水。對岸可以瞭望到俄羅斯村庄。

額爾古納河就像一部史書,我僅僅觸摸過它的扉頁。直到今年我再次來到額爾古納河岸邊的室韋,來感受這部史書的華美篇章。在河岸,我看到它從一個山腳處流淌過來,迂了一個大彎,又向北流去。一種滄桑和神聖感油然而生。

人們常常贊美呼倫貝爾的草原、森林,卻很少關注那裡的水。有一組數字讓人驚訝,呼倫貝爾境內有河流3000多條,湖泊500多處,水資源總量為316.19億立方米,佔全國的1%,那裡人均佔有水資源1.14萬立方米,是全國人均的5.4倍,也高於世界的水資源佔有水平。

在全球都在為飲用水發愁的當今,呼倫貝爾地處北方的北方,高緯度地區,怎麼會有如此豐富的水資源呢?我想,無外乎有這樣幾點:每年大興安嶺歷時半年多的降雪,蓄積了豐富的水源﹔草原、山林間泉眼不間斷地涌出泉水﹔森林草場,繁茂植被,吸納降雨和所富含的水源。

一個大興安嶺,就是一座水資源寶庫,它很像一個大鯽魚背,縱臥在呼倫貝爾的土地上,迎接著漫長冬季的漫天飛雪和其他季節豐沛的雨量。每到春暖花開時,積雪開始融化,流淌成無數條河流。最后形成向西流淌的河流有千余條,流向海拉爾河,再至額爾古納河﹔向東流淌的河流有千余條,流入嫩江。鯽魚背下面的兩條河流,收集著眾兄弟河流的水,一個向北流去,一個向南涌來。

江南水鄉多屬小家碧玉型,而水鄉呼倫貝爾大氣天成,散淡中透著和美幽靜,有著其他地方所不具備的特殊潛質。它把自己悠久的歷史隱藏在身后,以水為流動形態,默默地展示給人們。

眾多的河流、湖泊,滋養著世界上最美的草原、舉世聞名的大興安嶺林區以及大片的農田。很少有如此形態豐富的地理資源落到一個地區,讓呼倫貝爾人有足夠的理由來稱道自己的家鄉美。

有水的地方,草原就茂盛,牛羊就肥壯。自古,草原上的牧民便懂得了適應自然、逐水草而居的規律。每到夏季,他們總會趕著勒勒車,在一處河邊或湖畔停下來,那地方准保是綠草茵茵之地,夏季牧人的生活就從這裡開始。也正因為有了那些老天賜予的水,達賚湖的魚蝦才會鮮美,大興安嶺的蘑菇、野果才會讓人垂涎。

額爾古納河是我國和俄羅斯的界河,貝爾湖是我國同蒙古國的界湖。這一河一湖,承擔著國與國的疆界劃分,水在其中既是阻隔,又是友好的橋梁。

額爾古納河水孕育了北方諸多的游牧民族。“扎賚諾爾人頭骨化石”“鮮卑舊墟石室”“黑山頭古城”“金邊壕”等都是在富含水源的河湖邊誕生的古代文化。呼倫湖和貝爾湖的傳說如歌如泣。鄂倫春人的捕魚文化也是水造就的。水孕育了不同的文化,文化又因水而生生不息。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年05月26日 第 07 版)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