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人民日報看內蒙古

“三少民族”幸福多(民族團結石榴情⑨)

本報記者  劉  峣
2021年01月11日10:0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多布庫爾獵民村少數民族兒童和五星紅旗在一起。
  呼倫貝爾市委宣傳部供圖

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多布庫爾獵民村,幾名村民圍坐在一起,對著一張照片“較起勁來”——黑白照片裡,白雪還未消融的土地上,幾座毛坯小屋坐落在山腳下。

哪年拍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本就暖融融的房間愈發熱起來。

“這是1957年嘛。”多布庫爾獵民村黨支部書記何澤承剛剛進屋,“上世紀50年代,多布庫爾河流域的鄂倫春族走出山林,在朝陽村定居。從尖角‘撮羅子’搬進土坯房,直接跨越原始生活,這可了不得!”

生活在呼倫貝爾的鄂倫春族與鄂溫克族、達斡爾族一道,被當地稱為“三少民族”。歷史上,他們曾居住於興安嶺山林,從事游牧、漁獵生活,具有較為接近的文化形態。目前,居住在內蒙古的達斡爾族約8萬人、鄂溫克族2萬余人、鄂倫春族2000多人。

“這張我熟!”村民關麗又拿起一張照片,“1984年,朝陽獵民村,我就是在這兒長大的。”關麗說,雖然住上了磚瓦平房,但村庄位置偏遠、條件不便。1996年,她嫁給了漢族小伙王魏武,成了村裡的團結戶。為了謀生,一家人在鎮上做點小買賣。

“旗裡7個獵民村,咱們朝陽獵民村發展咋樣?”興安綠康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孟慶江問。

“擱以前那是最窮的,但現在是最好的!”有村民答復,大家連連點頭。

“你看,這就是我家。”王魏武指著第三張彩色照片——一排排齊整的鄂倫春特色民居、被綠樹和草原環抱的村落、一塵不染的街道……

2005年,朝陽獵民村整體搬遷至大楊樹鎮,並更名為多布庫爾獵民村。搬到新家后,關麗和王魏武住上了政府提供的免費住房,還開起了民宿和超市,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如今,獵民村69戶居民裡已有42個團結戶。發展旅游業,讓各族村民駛入了團結致富的快車道。

“孟總,來年春天能去你採摘園干活兒不?”有村民問道。

“那敢情好!以前得求著請著你們來,現在大家都有干勁了。”孟慶江笑著說。

“我們依托鄂倫春民俗特色資源建成了農業生態園、特色養殖區和民俗特色旅游景區。獵民村成了景區,農民成了旅游從業者,農產品成了旅游商品,鄂倫春族村民找到了新出路。”何澤承說。

是啊!“三少民族”早已走出深山,放下獵槍。隨著生態移民、產業發展和文化傳承,“三少民族”的幸福感越來越多。

融入現代社會,不忘民族文化。過上好日子的“三少民族”,也一直在繼承和創新著自己的民族文化。

耕種、打獵、蕩秋千、打曲棍球……在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青少年活動中心,達斡爾族哈尼卡剪紙技藝傳承人蘇梅和孩子制作出一個個形態各異的紙偶,塑造出達斡爾族民眾的生活場景。

有“東方芭比娃娃”之稱的哈尼卡,是達斡爾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間手工藝術。小小的剪紙,蘊藏著一部生動的達斡爾族生活史。

“達斡爾族隻有語言,沒有文字,很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面臨著流失的困境。哈尼卡就是對孩子進行民族文化教育的載體。”蘇梅說,多年來,她走進偏遠村落搶救、收集哈尼卡技法和作品,帶動更多各民族的孩子做起哈尼卡。

同樣把傳承民族文化作為畢生事業的還有吳玲芝。作為鄂倫春族狍角帽和樺樹皮制作技藝傳承人,她自掏腰包,花費4萬多元建起了工作室,免費教學。

工作室裡,由吳玲芝制作的狍角帽和樺皮桶格外引人注目。幾名年輕人圍坐在木桌前,手中針線翻飛。經過裁剪、縫制、刺繡等步驟,具有北方狩獵民族特色的皮衣、皮帽等制品躍然於上。

“我從小在獵民村長大,從四五歲開始,就跟著母親編線、做手工。”吳玲芝說,這幾年,由於原材料短缺,制作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傳承技藝的緊迫感也越來越強。

“現在還有幾位80多歲的老藝人健在,他們可都是‘寶貝’!”讓吳玲芝欣慰的是,來工作室學習的年輕人這幾年多了起來。

“年輕人越熱情,我們這些老人就越有動力。”吳玲芝說,“民族傳統技藝就是要在一針一線的耐心中傳承下去。”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年01月11日 第 01 版)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