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人民在內蒙古守望相助
草原兒女“布樂呼麼德樂”!(民族團結石榴情⑥)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牧民在賽馬活動中高舉國旗,共祝偉大祖國繁榮昌盛。 |
不久前,一個身穿蒙古族傳統服飾的卡通小姑娘阿娜爾(蒙古語石榴)上線了。
作為內蒙古鄂爾多斯民族工作小小宣傳員,她將帶著人們零距離接觸民族文化,用更有趣的方式傳承民族精神,分享民族團結的好故事。
阿娜爾是鄂爾多斯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一個成果。作為內蒙古民族團結工作的一個樣本,鄂爾多斯沒少下功夫。
在這裡,踐行守望相助理念的足音在回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工作在進行,共同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在實現。各民族間的熱情、深情,充沛而厚重,沉穩而悠揚。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他們心目中的“布樂呼麼德樂”(蒙古語“團結”)吧。
斯仁塔日娃“包起來”黃文祥
“這是什麼錢?”看著一位蒙古族老漢捧上來的5000元,幫扶干部驚呆了,“從來都是我們給貧困牧民發錢,怎麼還有給我們錢的?”
那是2016年7月1日,內蒙古鄂爾多斯鄂托克前旗昂素鎮,正在舉辦幫扶活動。哈日根圖嘎查(嘎查:蒙古族的行政村)77歲牧民斯仁塔日娃的舉動,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這是怎麼回事呢?斯仁塔日娃家境本來不錯,有5000多畝草場,100多隻羊,10多頭牛。可是,為了替兒子還債,斯仁塔日娃將自家所有牲畜全部變賣,一夜之間沒有了收入來源,年過七旬,成了嘎查裡的貧困戶。
幫扶干部來家裡調查后,2013年7月1日那天,給了他5000元幫扶金。“一輩子沒吃過國家救濟,感覺不好意思。”斯仁塔日娃對記者回憶起當時情況,雖然普通話說得不是很好,但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我下定決心爭取在3年內脫貧,不僅要償還這5000元,還要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這5000元,斯仁塔日娃用來買了22隻小羊羔。3年下來,他的羊群壯大到280多隻,種植、養殖年收入達到20多萬元,實現了脫貧。
除了歸還別人幫助的牲畜,把5000元現金還給了當初的幫扶單位,斯仁塔日娃沒有忘記自己遇到困難時別人對他的幫助。
“你老哥3年就翻了過來,一定有秘訣。”2018年,同嘎查的漢族牧民黃文祥來找斯仁塔日娃求助。他因做生意失敗,欠了上百萬元債務,生活陷入困境。
“人家看上了我,我就得包起來。”斯仁塔日娃沒有因為年歲大了就推脫,“國家提出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咱也得出把力。”
幫扶得講策略。斯仁塔日娃找到黃文祥一起策劃,設計出未來3年的4條脫貧路線:玉米增產、借羊生羊、兒子修車、暖棚種菜。
看到黃文祥缺農具,斯仁塔日娃就借給他2.7萬元買拖拉機和農機具,一分錢利息不要。“我跟他說,我幫了你,你也得努力干。”斯仁塔日娃很懂得扶貧先扶志的道理。
有了斯仁塔日娃的幫助,黃文祥的人生好像挂起了一盞明燈,起勁干了起來。到2020年,除了羊一時還不清,他家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從古到今,不論哪個民族,都是人幫人、人靠人才能活得越來越好。”他說。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斯仁塔日娃從受助者到助人者,從助人再到帶動他人,用一顆金子般的心,詮釋著民族團結、守望相助的兄弟情義。
草原母親收養“六兄妹”
類似斯仁塔日娃的故事,在內蒙古,還有很多。
在錫林郭勒盟鑲黃旗寶格達音高勒蘇木的草地上,矗立著一塊墓碑,上面鐫刻著:慈父道爾吉,慈母張鳳仙。立碑者是與他們沒有血緣關系的6名漢族兄妹。這六兄妹是當年被送到內蒙古草原養育的“三千南方孤兒”中的六個孤兒。
1960年,內蒙古自治區得知上海等地有一批困難時期吃不飽的孤兒后,提出由內蒙古來撫養這些孩子。11個盟(市)37個旗(縣),共接收來自上海、浙江、江蘇、安徽等地的3000多名孤兒。
1961年8月,錫林郭勒大草原,嚴冬快要降臨,可鑲黃旗哈音哈爾瓦公社大院附近的學校裡,有6個孩子一直沒人領養。按規定,每家隻能領養一個,可這6個孩子不願分開。
這時,公社衛生院護理員、共產黨員張鳳仙和在畜牧場工作的丈夫道爾吉商量:“咱們還沒孩子,就當是親生的,把6個孩子都收養了吧。”這對蒙古族夫婦向組織上承諾,一定要把孩子撫養成人。
6張小嘴嗷嗷待哺,卻又不習慣草原上的牛羊肉、奶茶、炒米等,夫妻倆焦急又無奈。春節前夕,張鳳仙得知,每個孩子有5斤大米,可領取地點在百裡之外的化德縣。
寒風凜冽,大雪紛飛,氣溫達零下40攝氏度,張鳳仙趕著牛車去化德領米。回來的路上,又困又餓的她掉到雪窟窿裡,差點昏睡過去,幸好一陣冷風把她吹醒。
整整三天三夜,她終於回到家裡,還沒等她把米袋放下,5個孩子就哭著圍上來:“媽媽,救救高娃!高娃吃了這個東西,口吐白沫。”說著把小手展在媽媽的眼前。
“是毒草芒麻籽!”張鳳仙抱起不省人事的高娃,找來雞毛掏她的嗓子,給她灌綠豆湯,孩子總算醒過來了……
這對蒙古族夫婦用生命呵護著6個孤兒,此生再也沒有生育自己的孩子。
當孩子們吃肉湯和白面饅頭時,張鳳仙和侄女小桃子卻躲到內屋吃著野菜糊糊。二兒子黃志剛看到后,把自己的半個饅頭給了她。小桃子卻道:“姑姑說,白面是供應給你們的,我們不能吃。”年少時的純真情感,促成了這對孩子日后的姻緣。
張鳳仙想盡一切辦法為孩子們創造讀書學習的條件。她把旗府中學一位下鄉教師請到家,對他說,你來教我家孩子讀書,我管你吃喝。
就這樣,在這所草原上罕見的“家庭學校”裡,6個孩子接受了文化教育。老大巴特爾考上了南京氣象學院,小妹高娃考上了南開大學。兩個男孩參軍入伍,晉升為軍官。兩個留在草原,當了干部。
長年累月的操心操勞,張鳳仙積勞成疾,前后動過4次大手術。1991年,張鳳仙住進了醫院,6個孩子守候在病床前。
彌留之際,張鳳仙叮囑大兒子:“我還是希望你回上海找找親生父母。”巴特爾回答:“不,您和阿爸就是我們六兄妹的親生父母!”
今天的內蒙古,民族團結猶如草原的陽光、綠洲的甘泉、山間的清風,讓各族兄弟姐妹沐浴在幸福之中。各族兒女深入踐行守望相助理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守衛祖國邊疆,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年01月06日 第 0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