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牲畜调运监管实现智能化
2025年11月16日08:26 | 来源:内蒙古日报
为强化过境牲畜监管及动物疫病防控,呼伦贝尔市依托“呼伦贝尔市智慧畜牧业数据平台”,创新构建“指定通道+流动卡站+AI辅助”工作模式,推动牲畜调运监管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新阶段。
目前,该智慧平台已完成整体架构搭建与全市畜牧业基础数据采集,功能调试、数据核验等工作稳步推进。11月5日,平台成功对接公安视频监控系统,部署DeepSeek、通义千问AI模型,并测试上线“车载牲畜智能抓拍与核验”功能,实现动物调运监管领域关键突破。系统通过AI视频识别技术,对进入该市的动物运输车辆进行实时分析,与平台备案数据、指定通道查验信息智能比对,发现异常及时向流动卡站及主管部门推送预警,形成“识别—预警—拦截—处置”监管闭环,精准提升外来牲畜监管效率。
“平台基础功能运行平稳,大幅提高了指定通道查验效率与监管能力,为防范动物疫病跨区域传播筑牢技术屏障。”呼伦贝尔市农牧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下一步,呼伦贝尔市将重点推进公安、交通等部门道路视频监控资源全面接入,实现跨区域公路及高速出口监控全覆盖,提升AI识别精准度;同时深化部门协同,拓展平台在牲畜全流程监管、防疫执法中的应用,为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记者 李新军 通讯员 张梁诚)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内蒙古下达资金20.78亿元支持社会科学普及
-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获悉,去年至今,为进一步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普及条例》实施,自治区财政统筹安排相关资金20.78亿元,精准支持全区社会科学普及能力提升及其体系建设。 在直接投入方面,聚焦社科普及核心环节,自治区财政安排内蒙古社科联社会科学普及项目经费,专项用于组织实施四季集中科普活动和支持社科普及读物出版等;投入资金重点保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赓续红色基因 建设北疆文化”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保障社科普及“七进”(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网络)等创新活动开展;下达社会科学类科研项目经费,为社科理论及应用研究提供支撑,推动社科事业繁荣发展。…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