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以“转变”促“蝶变” 政务服务蹄疾步稳谋发展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坚持立足企业群众视角转变工作作风,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核心抓手,通过推动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便民利企,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破壁垒:变“单兵作战”为“协同联动”
聚焦原本分散在各部门的关联业务,打破部门间的行政壁垒,实现“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东胜区推动国务院3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任务与本地172个“一件事一次办”套餐式服务落地见效。
优数据:变“群众跑”为“数据跑”
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服务需求,全面推行电子化办理。“企业开办、变更、注销”“新生儿出生”“教育入学”“就医费用报销”等高频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稳岗补贴、社保补贴等申领业务推出“免申即享”服务,无需企业群众主动申请即可精准兑现;食品经营许可等6个高频许可证实现“无感续证”,自动提醒、后台核验、证照更新全流程“零跑腿”。
强服务:变“企业找政府”为“政府找企业”
组建了由15个部门42名审批人员构成的项目全流程帮代办团队,建立专班服务、专员跟进机制,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对接”,全程跟进项目审批各环节。今年以来共完成18个新建项目的63个审批事项的帮代办工作。
改模式:变“坐等受理”为“服务前移”
在政务大厅创新设立“预审+分流”窗口,构建“业务咨询→资料预审→精准分流→帮办代办”全链条服务体系。材料一次性通过率从改革前的50%跃升至96%,以个体工商户新设为例,平均办理时长从30分钟缩短至15分钟,办事效率直接翻倍。
扩覆盖:变“集中办”为“就近办”
构建“集中受理+基层延伸+上门服务”多元化服务网络。推行“1+4”政务服务模式,将区政务服务中心的无差别综窗、人社综窗等下沉至4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实现150项区本级常办业务的“就近能办”;组建“流动政务小分队”,在万达广场商圈设立“政务服务站”,现场为80余户商家办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开业手续,让服务更接地气。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正以“蹄疾步稳”的实干姿态,将改革成效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为区域发展注入政务服务新活力。(刘莎莎、侯丹、刘晓虎)
来源:鄂尔多斯市经济合作服务中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全区迎来大范围雨雪天气 局地有暴雪
- 记者从自治区气象局了解到:10月14日至16日,内蒙古中西部部分地区有中雨,中部偏东及东北部多地有中到大雪,局地有暴雪,气温普降4至6℃,局地降温8℃以上,需防范霜冻和冰冻带来的危害。 未来3天,内蒙古雨雪不断,气温下降明显,部分地区还将遭遇大风袭扰,其中西中部多地及东部偏北地区将有霜冻或冰冻出现,冷雨湿雪天气不利于秋收、放牧及贮草备料等农牧业生产活动,气象部门建议各地加快已成熟作物的抢收进度,注意防范霜冻危害;牧区应加强牲畜防寒及补饲管理,并提前对设施农业棚舍和牲畜圈舍进行防风加固。…
- 民族团结的“暖城新篇”
- 金秋时节的鄂尔多斯,草原铺金、黄河奔腾,处处涌动着民族团结的蓬勃活力。鄂托克前旗昂素镇排球场上,蒙陕甘宁晋五省区农牧民运动员展开竞技角逐,“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横幅格外醒目;康巴什区夜色里,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元素的灯光秀吸引各族游客驻足;伊金霍洛旗“石榴籽大集”中,蒙古族奶食品、陕西剪纸、宁夏枸杞等特产齐聚,各族群众在欢声笑语中交流互动……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锚定“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标杆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引领地、民族团结进步幸福暖城”(简称“三地一城”)目标,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贯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全过程,以多元实践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书写民族团结进步的“暖城答卷”。…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