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本网专稿

身体为媒,诗意为引:现代舞《抬头明亮,那时光》连接古今情思

人民网记者 齐浩男
2025年10月01日18:23 |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小字号

近日,由内蒙古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与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团联合创演的现代舞作品《抬头明亮,那时光》,成功入围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现代舞终评。这是内蒙古艺术学院建校以来,首次跻身该奖项现代舞组别终评,标志着该校舞蹈艺术创作与教学水平迈上新台阶。

《抬头明亮,那时光 》表演现场。王磊摄

《抬头明亮,那时光 》表演现场。王磊摄

获得作为中国舞蹈领域最具权威性的“荷花奖”的认可,让这部以李白《静夜思》为母题的作品备受关注。作品由青年舞蹈家、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长子班优秀毕业生、2025级在读研究生陈添呈现,核心创新在于提出“舞者身体为‘情绪导体’”的创作理念。“初衷是建立诗人与当下社会的情感呼应。”陈添介绍,为外化当代人共通的乡愁、时光怅惘与潜藏的迟暮感,他与编导娄梦涵耗时数月打磨,拆解《静夜思》“望月、思乡、沉思”的情感脉络,设计“抬手模拟凝望、俯身传递沉郁”的肢体语言,力求每一个动作“精准且充满张力”,让观众无需文字注解便能共情。

《抬头明亮,那时光 》表演现场。王磊摄

《抬头明亮,那时光 》表演现场。王磊摄

作品的细节设计更显匠心。舞台上的大型泡沫垫并非单纯装饰或安全道具,而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舞者移动、跳跃时,道具发出的细微摩擦声似乡愁里的细碎回忆,短促踩踏声像时间流逝的转瞬即逝。在安静的剧场中,这种“声形交融”不仅丰富了舞台层次,更让《静夜思》的意境实现现代延伸,让古今思念在观众心中产生共鸣。

此次创演的突破性,更体现在校际合作层面。“这是两校首次深度合作,是优化地域艺术教育布局、推动资源融合的重要实践。”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教授、国家一级演员、内蒙古艺术学院院长助理朱晗表示,针对内蒙古现当代舞领域的发展空间,双方确立“理念输入+特色输出”核心路径:中央戏剧学院分享舞台叙事构建、当代艺术表达的成熟经验,内蒙古艺术学院则贡献地域文化特质理解与肢体表现力培养的积淀,通过优势互补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两校合作并非偶然。早在2025年4月初,朱晗教授便推动内蒙古艺术学院加入“世界舞蹈戏剧教育联盟”,成为该联盟自2020年1月3日成立以来的第12所院校。这一身份不仅为两校合作奠定互信基础,更注入国际视野,打通国内外创作与人才培养路径,让《抬头明亮,那时光》拥有更广阔的专业平台,也让参与师生接触到全球前沿舞蹈教育资源。

从《静夜思》的情感内核挖掘,到“身体为情绪导体”的理念落地,再到跨地域校际联合打磨,《抬头明亮,那时光》的价值远超一部入围作品:它为古典文化当代转化提供了“抓情感内核、用当代语言诠释”的样本,也印证了院校合作与国际资源整合的力量——既填补地域艺术教育短板,又为舞蹈创新与人才培养开辟新路径,更成为地域艺术教育协同发展的可复制范例。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高校毕业生数字领域专场招聘提供9000多个岗位
  9月27日至28日,自治区教育厅联合自治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举办内蒙古自治区2026届高校毕业生数字领域专场招聘会,精准对接内蒙古数字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助力高校毕业生在新兴领域高质量就业。 本次招聘会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软件工程、电子信息等热门数字领域,旨在为有志于投身“数字北疆”建设的毕业生与区内重点企业搭建高效对接平台。…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五卷基层宣讲进万家”活动走进乡村社区
  9月30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基层宣讲进万家”活动,以小分队宣讲的形式走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东岸社区和新城区生盖营村。 活动现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图克镇乌兰什巴台村党支部书记刘二飞、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委宣传部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胡利、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光明路街道办事处金园社区副主任景文彬、包头市老干部正能量宣讲团宣讲员孙乐久4位宣讲员,结合亲身经历与典型案例,分别以《共同奔赴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幸福生活》《“沙柳书记”的“富民经”与“生态账”》《“9·3”阅兵那些来自内蒙古的骄傲》为题,多角度解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丰富内容,引导基层群众深切体悟党的创新理论魅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