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激发事业单位人才干事创业活力
“取得副高职称好几年了,因单位没有空缺岗位,一直未能兑现待遇,如今能按政策兑现待遇,干工作更有劲儿了!”8月8日,说起解决兑现职称待遇的事情,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教师苟晓娟难掩激动之情。
2023年12月,自治区人社厅出台了《优化完善全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十五条措施”》,政策明确“参加基层高级职称评审和社会化高级职称评审并取得职称的人员,可统筹使用本单位常设岗位和定向岗位聘用”。政策一出台,阿拉善左旗人社局便迅速行动、精准施策,将扎根基层28年的教育工作者苟晓娟纳入定向岗位并聘为副高七级。
近年来,阿拉善盟聚焦新时代人才强盟战略目标,以优化事业单位岗位管理为抓手,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事业单位干部队伍。通过构建科学管理体系、完善动态调控机制、强化基层人才支撑、创新聘任评价方式,全面激发事业单位人才干事创业活力,为全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从构建科学管理体系,夯实队伍建设基础为重点,该盟加强对全盟各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指导力度,坚持“按需设岗、人岗相适、以岗定薪、岗随薪变”原则,形成“岗位有核准、聘用有审批、待遇兑现有依据”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岗位管理规范有序。截至目前,全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审核备案率达100%,从制度层面筑牢岗位管理基础。并结合人才引进和事业单位发展需求,实施差异化岗位管理,高级岗位比例持续向人才密集事业单位倾斜。2021年以来,全盟先后提高教育、卫生、科技等11个行业专业技术高级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助力专业技术人才“引得来、干得好、留得住”。
以完善动态调控机制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为出发点,该盟建立与编制部门的常态化联动机制,定期开展编制变动情况核查,督促事业单位根据编制调整及时优化岗位设置,形成“编制-岗位-人员”协同管理链条;并顺应后勤管理服务市场化改革趋势,引导事业单位压缩工勤岗位比例,进一步释放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资源,显著提升岗位资源使用效益。同时,对于高等级专业技术岗位有空缺的,允许调剂到低等级岗位聘用,通过合理控制调剂比例,进一步释放优质岗位资源,既保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梯次结构,又满足高层次及紧缺人才岗位聘任需求。
为了强化基层人才支撑激发队伍内生动力,该盟积极实施定向评价使用,按照“总量控制、比例单列、专岗专用”原则,在边境旗区及以下事业单位按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的15%设置定向岗位,允许统筹使用常设岗位和定向岗位开展聘用工作。截至目前,该盟累计为基层卫生、中小学、农牧业、林业、水利、乌兰牧骑、文物博物等行业设置定向高级岗位576个,聘任376人,有效破解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晋升难题,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并畅通职员晋升通道,全面落实旗以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建立常态化晋升机制。截至目前,全盟各基层事业单位中已有144人晋升职员等级,打破了管理岗位“单线晋升”瓶颈,为基层管理人员构建了多渠道发展路径。
该盟还以优化聘任评价方式提升队伍专业素质为着力点,创新特设岗位设置,出台《阿拉善盟事业单位特设岗位管理办法(试行)》,实行比例、条件和程序“三控制”,打破常设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截至目前,通过设置特设岗位聘任39人,为业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搭建了破格晋升的绿色通道。与此同时,该盟大力推行竞聘上岗,鼓励事业单位实施“全员竞聘”制度,建立“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竞争性用人机制,破除“一聘定终身”“能上不能下”的固化思维,激发事业单位的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阿拉善盟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不仅让该盟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结构更趋合理、活力持续迸发,更以制度保障为支撑,让各类人才在基层一线有盼头、有干劲。(记者 刘宏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