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盟市>>锡林郭勒

“以工代赈”集结244支攻坚力量

锡林郭勒盟1万余名农牧民日均治沙4.43万亩

2025年07月18日09:50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7月17日,在锡林郭勒盟镶黄旗翁贡乌拉苏木浩伊尔呼都嘎嘎查,巴音树海生态建设专业合作社的牧民们正在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最前沿阵地挥汗如雨。

  嘎查党支部书记朝鲁门介绍:“今年参与治沙的牧民每人挣2万到3万元不成问题,为家乡生态环境助力的同时,还增加了经济收入。”

  2024年5月,浩伊尔呼都嘎嘎查党支部牵头组织注册成立了巴音树海生态建设专业合作社,以先建后补、以工代赈的方式,让参与网围栏建设、铺设沙障和后期管护的牧民获得劳务报酬,为他们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实现生态保护治理和群众增收致富双赢。

  2024年,锡林郭勒盟域内浑善达克沙地治理硕果累累,完成沙地治理378.55万亩,是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06.9%。全年,该盟通过“以工代赈、先建后补”等模式,共让137个农牧民合作组织6000余位牧民参与防沙治沙工程建设,人均增收1.2万元。

  2025年,锡林郭勒盟111家农牧民合作社以及133家企业,组织带动1.146万名农牧民参与沙地治理工程建设,人均收入将达到2.19万元。截至7月15日,该盟以日均治沙4.43万亩的速度,已完成防沙治沙任务421.17万亩,与2024年同期完成109.92万亩相比,多治理了310多万亩。

  锡林郭勒盟林业和草原局四级调研员巩和平介绍,2025年,全盟由农牧民及其合作组织参与实施治沙面积541.35万亩,占年度建设总任务的95.67%,涉及947个项目区、64个苏木(乡镇)、334个嘎查(村),以工代赈劳务报酬超过2亿元。

  炎炎烈日下,镶黄旗巴音树海生态建设专业合作社成员、嘎查牧民额日登达来和同伴们熟练地将稻草帘平铺在划好的网格线上,双手紧握自制的铁锹,一脚深一脚浅地将稻草稳稳踩进沙地里。随着“沙沙”响声,一个个四四方方的草方格在沙地上渐次排开,将肆虐的风沙牢牢锁住。

  这已是额日登达来参与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工作的第二年,比起去年初来时的生疏,如今他已熟练掌握治沙要领。从2024年6月加入治沙行列以来,他不仅为家乡的复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更在这片沙地上找到了增收的新路子。

  “去年通过打沙障、灌木平茬赚了2万元。”额日登达来憨憨地笑着说,今年,合作社7个人在一同打沙障,平均下来每人每天大概能做1亩,能增收300元以上。

  锡林郭勒盟是全区沙化土地面积分布最大的盟市之一,境内浑善达克沙地区域面积5294万亩,占沙地总面积的83%,是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的主战场,也是京津风沙源的主要策源地,防沙治沙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对此,锡林郭勒盟坚决扛牢防沙治沙重大政治责任,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为打好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实现了良好开局,为最终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具体工程的开展中,锡林郭勒盟实行“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多元治理机制,尤其注重发挥农牧民及其合作组织的建设和管护主体作用,确定“谁的草场谁申请、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按照“以产定租”合理明确围栏封育补贴标准,通过以工代赈、先建后补等模式,充分调动农牧民、合作组织参与沙地治理的积极性,将围栏围封、灌木平茬等工程措施交给牧民合作社及牧民实施,让他们从“旁观者”变为“治沙主角”,既解决了项目地块落实难的“入口”问题,又破解了治理成果管护难的“出口”问题。(记者 巴依斯古楞)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内蒙古启动滥用人脸识别技术专项治理行动
  记者从自治区党委网信办获悉,针对人脸识别过度采集、强制收集、诱导索取、违规使用等问题,结合“北疆净网·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治理”,近日,内蒙古启动滥用人脸识别技术专项治理行动。 专项治理行动期间,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将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整治出行、住宿、教育、文旅、商贸、娱乐等场所滥用人脸识别技术和个人信息保护突出问题,强化个人信息处理者合规意识,督促指导个人信息处理者履行法律责任,做到个人信息采之有界、用之有度、护之有责。…
内蒙古全力以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7月15日,自治区教育厅召开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第四次推进会议,全力以赴促进2025届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教育厅要求,各高校要加力拓展就业岗位,积极拓展系统内部岗位,持续拓展市场化就业岗位;面对毕业生已经离校的现实情况,充分发挥好人社等相关部门的公共服务优势,加力组织区域性线下招聘活动,高频次举办线上招聘活动,确保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随时随地随需求享有就业信息;要继续推进访企拓岗行动,进一步搭建校企沟通协作平台;要加力优化就业服务,及时梳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情况,分层分类开展好课程辅导、心理疏导、思想引导、岗位推送、就业指导、能力提升等服务;要加力做好就业帮扶,向毕业生讲清楚离校后的就业帮扶政策和服务接续渠道,帮助毕业生及时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同步做好未落实去向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去向跟踪,确保落实去向一人台账更新一次;继续做好困难群体学生的专项培训、就业指导和精准帮扶工作,继续开设好大学生职业能力培训课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