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点“数”成金 让数据“活起来”

用数据还能贷款?
内蒙古数据交易中心董事长孙伟拿起手机,“归集个人征信等20多项小数据,放在每个城市的APP里。点开应用,哪家银行属性高,哪家银行利率低,一目了然,老百姓自己选择。”
当数据成为产品,变现就有了可能性。
孙伟表示,“个人普惠金融”数据产品只是数据变现的一个点。数据交易聚焦金融、医疗、能源、农牧业等领域,形成“供—需—平台”的良性循环。如农业气象数据产品助力精准种植、交通路况数据产品优化拥堵预测、医疗预测数据产品提升基层诊疗效率、金融信用数据产品破解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的融资难题,数据价值在多领域落地生根。
孙伟正在讲解数据产品交易流程。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摄
截至目前,在内蒙古数据交易中心挂牌数据资源和上架数据产品超500款,汇集高质量数据集276个,解决数据流通应用场景需求300余种,建立了能源、交通、金融、医疗、农牧业、算力等15个数据专区,汇聚数商561家,发放数据资产登记证书300余个,完成自治区首笔数据资产质押融资贷款1000万元。
孙伟表示,作为自治区唯一数据流通枢纽,数据交易中心围绕“数据产品聚集平台+生态构建者+综合服务商+发展试验田”的四大功能定位,通过登记、交易撮合、技术赋能,打通数据供需壁垒,打造全国数据要素市场的“内蒙古模式”。
“截至目前,内蒙古数据交易中心已完成数据交易51笔,在2024年10月26日完成验收后的半年多时间内实现交易额超6600万元。”孙伟说,“中心为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创新以及场景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呈现出了交易需求增大、产品种类丰富、参与主体活跃、规模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了解,数据交易中心今年4月已纳入国家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倡议推进组,将通过打造辐射西北、联动全国的数据流通网络,加速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
内蒙古自治区气候凉爽、电源充沛、区位优势突出,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沃土”。近年来,内蒙古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内蒙古自治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3—2025年)》,将数字经济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逐步构建起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基础。(杨义、白波、富丽娟、张力洋、刘艺琳、寇雅楠、赵梦月、孟佳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