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出台促进大中小学生体质强健“双十条”措施

日前,自治区教育厅印发促进中小学生、大学生体质强健的“双十条”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针对不同学段特点,教育厅分别制定《内蒙古自治区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强健十条措施》《内蒙古自治区促进大学生体质强健十条措施》。对于中小学生,重点推出确保体育活动时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大课间体育活动等十条措施。要求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严禁任何形式挤占体育课时。各地各校要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杜绝说教课、“放羊课”、单一技术课和测试课,确保每节课学生学练时长和10分钟体能练习。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掌握1项以上运动技能,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周周有比赛的学校体育发展新样态。
对于大学生,重点推出开足上好体育课、丰富课余体育活动和竞赛、强化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运用等十条措施。要求各高校为一、二年级本科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专科生不少于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为其他年级学生(含研究生)开设体育必修课或选修课。倡导各高校有组织地开展早锻炼,推动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30分钟至60分钟中等强度以上的课外体育锻炼,全面实施节假日和课外体育作业制度。组织开展各类体育竞赛,确保每位学生每年参加不少于2次院(系)及以上级别的体育竞赛活动,促进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全员化、常态化、品牌化。建立预警帮扶和达标争优机制,明确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为体质良好及优秀的学生颁发证书。
通过“双十条”措施的实施,全面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提质升级行动计划(2024—2026年)》学生体质健康目标,力争2025年全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到40%以上、大学生优良率达到25%以上,2026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到45%以上、大学生达到30%以上,并持续巩固提升。(记者 刘志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