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东胜区:河湖泛清波 绿意满东胜

仲夏时节,罕台川水清河畅,沙棘林沿河岸铺展新绿,赤麻鸭掠过水面——这幅生态图景的背后,是鄂尔多斯东胜区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与毁林毁草综合治理的生动实践。作为守护黄河“几字弯”生态屏障的关键区域,东胜区以科技赋能精准治理、以分类施策破解历史难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注入坚实力量。
遗鸥翔集,天青水绿。
科技赋能精准治“乱” 啃下生态治理“硬骨头”
“623个河湖‘四乱’问题图斑、379个毁林毁草问题图斑”——依托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与地面网格化摸排,东胜区为生态治理建立精准“问题台账”。当一张张标注清晰的“生态病历”摊开在决策者面前,一场关乎母亲河健康、北疆生态安全的攻坚战就此打响。
在罕台镇敖包图沟,一处侵占河道十余年、面积达21853平方米的商砼站曾是水利部重点督办的“硬骨头”。面对复杂产权关系与搬迁成本,东胜区组建多部门联合工作组,讲政策、算大账、明利害。
“不是简单一拆了之,我们依法依规评估损失,也明确告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红线绝不能碰。”东胜区水利局河湖室负责人杜云旺说。
2025年4月底,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这座侵占河道十余年的商砼站终于被彻底拆除,1200平方米的违规建筑化为瓦砾,河床裸露的肌理重新沐浴在阳光下。
同样的攻坚场景也在泊尔江海子镇小海子沟上演。
农户河道内建房打井既影响行洪安全,也极度影响农户人身安全。镇干部踏破门槛,苦心劝导,最终协调当事人自行拆除。
“起初想不通,觉得老一辈都这么用水。但干部们拿着照片讲危害,我才知道这样做有问题。”袁三感叹道。
面对历史遗留与现实利益交织的复杂图斑,东胜区摒弃“一刀切”,探索分类施策的精细化治理路径。
在泊尔江海子镇柴登村西柳沟,河道内多年的养殖场,持有设施农业审批合法手续,但事实上占了部分河道。过去,在岸线划定时存在个别不精准、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情况,今年水利部门借助窗口期,计划将通过岸线复核后再确定整改方案;在泊尔江海子镇巴音敖包村,一处建成年限较久的种养殖房屋侵占了4000平方米河道,面对这一情况,泊尔江海子镇政府牵头,与经营者展开多轮协商。最终,依据第三方评估结果,以合理补偿的方式,推动户主同意整体迁离……
驰而不息的工作,换来了重点图斑整治捷报频传:截至目前,水利部向东胜区推送的2024年河湖“四乱”问题图斑214个已全部完成现场复核和整改销号,鄂尔多斯市河长办反馈的2024-2025年疑似河湖“四乱”问题图斑409个已完成整改387个,完成率达94.62%。
林草复绿同步推进 织密生态保护网
在河湖清障的同时,不远处的山坡上,另一场“复绿”行动正如火如荼。
泊尔江海子镇134个林草湿变耕地图斑中,139个经多部门核实确属耕地的地块完善手续,违规开垦点全部恢复植被。“以前开荒种粮图方便,现在知道保护草皮才能固沙保土。”村民们在政府支持下播撒草籽,曾经的耕地又重现绿意。
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整治的紧迫性更甚。64处违规建筑图斑不均匀分布到地图上,割裂了珍稀水鸟的家园。
“拆!没有商量余地。”
说干就干,清理地表附着物、规范村民自建坟地、补办合规设施手续……每一项工作都在精细推进,力求在保护与发展间寻得最优解。
在东胜区有关部门的努力下,目前,已有57处违规建筑图斑痕迹被彻底抹除。缓冲区和实验区的52处问题图斑,同样在分类施策中稳步推进整治。
烟尘渐散,水岸线重归开阔。曾经被建筑遮挡的浅滩上,又能隐约瞧见几只遗鸥试探性的身影。
遗鸥静立湿地石畔。侯志锦摄
长效治理厚植生态底色 守护黄河安澜
河湖清障的雷霆之势与林草保卫的精细之功,共同构成了东胜区重塑生态肌理的双翼。行走在东胜大地,五大孔兑水流欢畅,山坡上草色渐浓,遗鸥保护区的核心区重归宁静——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地生态画卷,正在黄河“几字弯”的臂弯里徐徐绘就。
绿意织胜景。乔宝宁摄
下一步,东胜区将以此为新契机,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紧密结合,持续厚植生态底色,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守护好黄河安澜,为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东胜力量。(傅雨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