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要闻

包钢集团打造行业水资源循环利用新标杆

2025年07月04日09:49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水,是钢铁生产的血脉。从设备冷却到工艺清洗,从职工生活到生产保障,水资源的品质与效率直接关乎钢铁企业的命脉。在中国钢铁行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今天,如何破解工业废水治理难题,实现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成为行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命题。

  作为中国钢铁行业的重要企业,包钢集团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探索出一条工业废水“零排放”的绿色发展之路,让曾经的“污染负担”变为“循环资源”,为行业树立了水资源高效利用新标杆。

  7月2日,走进包钢总排废水综合整治项目区,汩汩清水正通过管道输往生产一线。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水并非来自黄河新水,而是经过深度处理的工业废水——它们被赋予了一个更贴切的名字:“第二水源”。

  “包钢总排废水综合整治项目是国内钢铁行业首例大规模浓盐水‘零排放’项目,采用‘深度处理回用+蒸发结晶分盐’的梯度利用工艺,每小时可让350立方米污水‘焕发新生’。”包钢节能环保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飞飞介绍。

  在这里,95%的废水经过层层过滤、提纯,转化为优质再生水,重新投入炼铁、轧钢等核心环节,每年减少黄河新水消耗近300万吨。而剩余5%的高浓度浓盐水,则通过“蒸发结晶分盐”技术,被精准转化为高纯度氯化钠和硫酸钠结晶盐,作为工业原料回归经济循环。

  “清水回产线,盐粒变资源,我们真正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和‘零浪费’。”陈飞飞说。

  工业废水治理曾是钢铁行业的“老大难”,但包钢集团用科技创新打破了“钢铁=高污染”的刻板印象。在包钢集团的外排水口,曾经象征污染的“污水”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清澈见底的水流,水质甚至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水的限值要求。

  “我们采用化学加药混凝沉淀法作为除氟工艺,经过‘混凝沉淀+脱氮反应+过滤’处理,氟化物浓度低于1.5mg/L,年减排量达112吨。”包钢鑫能公司给排水高级技术主管苏海清介绍。

  近年来,包钢集团投资近百亿元推进超低排放改造,优化用水排水结构,完成总排废水综合整治等多项治水工程,实现了从“被动治理”到“主动循环”的转变。

  从“污水”到“清流”,从“负担”到“资源”,包钢集团的治水实践不仅为企业自身降本增效,更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绿色发展模式。

  “水资源循环利用不是替代选项,而是未来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包钢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包钢将继续深化节水减排技术,推动钢铁生产与生态保护和谐共生,为中国钢铁行业的绿色转型贡献更多“包钢方案”。在这条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每一滴水的重生,都在书写着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记者 蔡冬梅 通讯员 刘晓婷)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