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科左中旗:就业“组合拳” 打出民生“幸福牌”

2025年,通辽市科左中旗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重大民生工程,锚定“就业优先”战略,以“四大专项行动”“五大保障举措”“44项任务清单”为核心,打出一套就业促进行动“组合拳”,构建起政策、服务、资源深度融合的就业促进体系,书写出就业扩容提质的精彩答卷,稳稳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截至目前,全旗城镇新增就业774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9.5万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9295人;京蒙劳务协作助力2424人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民生“压舱石”越筑越牢。
“四大专项行动”靶向发力扩岗位
产业扩岗,2025年1个以工代赈项目,带动100人就业。9个产业链重点项目开复工,创造130个就业岗位,3家农产品上行企业培育成功,开拓第三产业岗位548个,全年新增就业岗位达1614个。转移就业,通过旗、镇、村联动,逐级分解任务,详细摸排2126人的就业意愿、588人的培训需求,开展“访企问需、双向对接”行动,发布3期本土用工信息提供1060个岗位,推动9.5万农村牧区劳动力、9295名脱贫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有效破解“就业难”与“用工难”。留才引智,鼓励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招募24家见习单位,为15名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全旗助力160名高校毕业生实现企业就业和灵活就业。创业带动,依托市级示范性创业孵化园区,吸引32家企业入驻,服务50名创业者,带动215人就业;发放32笔担保贷款共计687.5万元,带动92余人就业。
“五大举措”保障就业质量
提升技能培训,深化“政校企”合作,推行“培训+劳务品牌”模式,全年计划开展21期技能培训,已开班14期,培训538人,让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优化公共服务,引导辖区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打造13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将公共就业服务送到农牧民工身边,助力稳定就业。特色招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专场+日常”的精准服务,累计发布44期岗位信息,提供1.5万余个岗位。举办68场“春风行动”“小而精”“赶大集”系列招聘活动,181家企业参与,提供超1.7万个岗位,吸引2705余人次求职,线上观看量达25万人次,搭建起企业与求职者的高效对接桥梁。重点群体就业,以嘎查村、社区为“轴心”开展“敲门行动”,帮扶124名失业人员再就业,开发46个公益性岗位、2933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重点群体。补贴帮扶增收,干部“六进”与“赶大集”宣传活动双管齐下,发放2.5万余份就业创业宣传册,摸排8.1万余人就业需求。为64名失业人员发放69.59万元失业金。为2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1.54万元,惠及职工44人。为1家企业2名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3000元。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6人、共计6万元。
“44项任务清单”协同联动聚合力
构建“大就业”工作格局。成立由党政“一把手”挂帅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月调度、季分析”机制,定期研判就业形势、解决难题。推进旗、镇、乡村“三级联动”就业服务体系,各部门分类施策,合人社、教育、农牧、工信、乡村振兴等多部门资源,形成协同联动的强大合力。44项就业促进行动任务清单有序推进,目前已完成26项,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全年目标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系着百姓幸福。科左中旗正以强大的政策力度、温暖的服务温度、务实的实干速度,持续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群众幸福生活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奋力谱写新时代民生保障的壮丽篇章。(呼斯乐图)
来源:通辽市人社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