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科右前旗:牧民老白的“心动”瞬间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乌兰敖都嘎查的牧民白那木吉拉在走亲访友,几顿饭下来之后,身体开始发出警告。
“医生,我老伴这几天聚会多了又开始胸闷,您能不能过来给看看!”妻子玉莲拿起电话呼叫村医。
乌兰敖都嘎查属于边境牧区,气候高寒。白那木吉拉家里养着500多只羊、70多头牛,放牧是件苦差事。同时,他还是当地草原巡防队的一员。几十年来,他每天起早贪黑,除了放牧外,还和其他牧民一起巡边、护边,这名老党员逐渐就有了喝酒取暖的习惯,落下病根。
“以往我去医院做个心电图,往返需要4个小时,很折腾。现在不用了,一会儿村医来了你就知道了。”白那木吉拉说话间已经自觉地露出前胸,等待检查。
“那您现在血压多少?”
“不知道,一会儿你问大夫!”白那木吉拉的话里满是对村医的信任。
10分钟后,乌兰敖都嘎查卫生室村医张德格勒胡已经推门进屋,手脚麻利将心电图检测设备安好,然后在手机上录入信息。
“我们卫生室是一所边境村卫生室,距离中蒙边境只有39.5公里。牧民们居住的也分散,距离最近的乡镇卫生院45公里,旗县医院要180公里。牧民常见病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我们村医不能完成所有检查项目,牧民就医确实不方便。”张德格勒胡已经当了20多年的村医,这片草原上,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些牧民。
从上传心电图片子到指导用药,只用了15分钟。说话间,白那木吉拉就得到了诊断,诊断人却是相隔180公里的科右前旗人民医院的值班医生。
白那木吉拉享受的正是科右前旗医共体在2024年9月末启动实施的“心电一张网”建设带来的实惠。这是由科右前旗医共体总医院提供的24小时心电图远程诊断服务,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做心电图,村医入户当“前端”,医院“秒”出诊断报告的医疗服务新模式。
“经过上级医疗单位的专业培训,村医将所做的心电结果通过软件实时传递,医生在线出报告,牧民不用跑,我也不用担心他们了。”张德格勒胡说,现在旗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患者联系在了一起,让所有人都放心。
检查做完,张德格勒胡放心地离开白那木吉家,院子里的五星红旗正迎风飘扬,这片草原的边境牧民自发巡边护边,家家都立着国旗。
“以后你少喝点酒,现在看病是方便了,那也不能总麻烦人家。”
“知道啦,知道啦!”
守边的牧民也正在被国家守护着。在白那木吉拉和玉莲的谈笑间,远处广阔的草场正在孕育生机,牧民们新的美好生活即将到来。(刘也)
来源:科右前旗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