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万象“耕”新播种忙

2025年05月15日09:41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在通辽市科尔沁区敖力布皋镇东喜伯营子村的高标准农业示范区,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播种机正播种玉米。 本报记者 鲍庆胜 摄 在兴安盟突泉县平原村,农业专家为农民讲解春耕种植技术要领。王永生 摄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农户正在利用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系统播种。记者 薛来 摄

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18万亩马铃薯陆续开始播种, 种植户们正有条不紊地开展马铃薯备种工作。记者 郭奇男 摄

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广袤田野风景如画。李富 摄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技术员精准实验育良种。记者 李新军 摄

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的农田里,播种机正在播种作业。记者 马骏驰 摄

农业技术人员在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新营子镇帮助农民调试设备。乌力更 摄

初夏时节,内蒙古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加速春播工作,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连日来,巴彦淖尔市抢抓土壤墒情较好有利时机,开展大田玉米播种作业。在临河区的农田里,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台台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播种机正开足马力,按照预设路线匀速前进,一粒粒饱满的玉米种子连同肥料被精准地播撒进土壤。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科技赋能,充分挖掘地、种、肥、药各要素和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耕作的增产潜力,从政策补贴、技术指导、机械作业、气象服务等多方面发力,实现良田良制并举、良种良法相配套、农机农技相融合,构建起规模化种植产业新格局,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5月以来,通辽市迎来多场接墒雨,带来充沛墒情。凭借天时地利的双重利好,通辽市大田春播按下“加速键”。在科尔沁区敖力布皋镇东喜伯营子村的高标准农业示范区,智能化播种机正在田间精准作业。这款配备“智慧大脑”的农业装备,通过厘米级精确定位系统,实现了玉米种子的均匀播撒,同时一次性完成滴灌带铺设、覆膜、培土等多道工序。作为通辽市智慧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里的高效作业展现出大田播种的强劲势头。据了解,2025年通辽市玉米播种面积达2000万亩,较上年增加18万亩。

眼下,呼伦贝尔农垦迎来春耕备耕关键期。走进大兴安岭巴彦农牧场分公司科技实验园区育种实验室,工作人员全神贯注地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仔细记录各项数据,筛选出发芽率高、发芽势强的优质种子,为农业生产挑选出最具潜力的“生力军”。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从备肥、育种、检修农机等多个方面入手,保证春播生产。今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计划总播面积580万亩。

春耕备耕是保障全年粮食丰收的关键环节,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内蒙古抢抓春耕“黄金期”,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融合,全环节、全要素挖掘单产潜力,力争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取得新突破。

据5月13日农情调度,全区总播面积为6964.2万亩,粮食作物播种6684.2万亩。化肥、农药、种子等主要农资已基本到位,能够满足春播需求。

从良种到良机,再到良法,田间地头科技焕新,人们争分夺秒赶农时,期待丰收好光景。(记者 白雪)

(责编:刘泽、张雪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