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人民日报看内蒙古

民生新事

2025年05月12日09:5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 事 件

内蒙古鄂托克旗:

用数字化服务破解牲畜诊疗难题

本报电(记者赵景锋)“不好了,羔子出事了!”清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牧民乌力吉布仁家的羊圈里传出妻子的惊呼声。

披上外套,乌力吉布仁急忙赶到羊圈,发现羊羔出现集体腹泻,蜷缩卧地,不时发出几声微弱的呻吟。他随即拿起手机,点击“牧掌柜”APP,与旗里的兽医进行视频连线,详细汇报症状后,申请线下急救服务。不到半小时,一辆带有“动物120”标识的诊疗车就开到家门口。兽医团队对羔羊逐个检查,很快就确定病因,并进行现场输液、喂药。当天下午,所有羊羔就已停止腹泻。

“过去牲畜生病,我得开车去几十公里外找兽医,一路上着急忙慌,生怕耽误病情,遇上群体性疫病,牲畜不易移动,损失就更严重了。”乌力吉布仁说,现在打开手机就能连线专家,直接远程“开方”,还能就近安排急救车辆,非常方便。

鄂托克旗的牲畜存栏量约175万头(只),然而,兽医资源短缺、就诊距离远、看病不及时等问题,曾长期困扰着当地农牧民。为破解牲畜诊疗难题,鄂托克旗成立兽医社会化服务中心,联合技术团队开发“牧掌柜”APP,提供线上诊疗、疫病监测、营养分析等20余项社会化服务,累计注册兽医195名,实现全旗兽医专家资源共享,日均咨询量超百次。

数字问诊平台的推广应用,离不开一站式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撑。走进鄂托克旗兽医社会化服务中心,一块数字大屏映入眼帘,药品储备、疫病预警、诊疗需求、兽医排班等信息一目了然。依托该系统,全旗牲畜诊疗资源可实现高效调度。

据悉,鄂托克旗创新打造“1个总部+7个分中心+20个嘎查(蒙古族行政村)服务站”的三级服务体系,总部统筹调度资源、分中心承接区域诊疗、嘎查服务站直通牧场,搭配应用平台,实现“常见病就地治、疑难症线上联”。截至目前,该体系累计为当地农牧民减少经济损失超3350万元。

■ 短 评

创新方式答好民生“幸福卷”

赵景锋

足不出户,突发疾病“云”问诊;拨通电话,急救车辆快速达……在日常医疗服务中,类似的场景并不鲜见,但对于兽医服务而言,实施起来却尤为不易。“牧掌柜”APP的开发应用,不仅是牲畜诊疗方式的一项创新,更是借助数字化手段优化民生资源配置的生动实践。

运用数字技术,让有限资源发挥最大价值。地广人稀、居住分散,是大部分牧区的显著特点,也是兽医社会化服务的卡点堵点。鄂托克旗通过搭建数字平台,整合本地兽医服务资源,打破了地理空间的阻隔,实现了专家、物资、设备等要素的高效配置,有效解决了牲畜问诊难题。这说明,当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衡时,要善于利用数字化手段,将分散的民生资源转化为可流动、可重组的数据要素,推动公共服务实现普惠共享。

完善基础设施,构建线上线下服务闭环。于民生工作而言,数字技术只是一种工具,更好、更快地提供服务才是最终目的。鄂托克旗通过打造三级服务体系,总部、分中心、嘎查服务站各司其职,将急救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之内,真正解决了牲畜看病远、治病慢的痛点难题。提升民生服务质效,需要提升线上线下的协同水平,在需求的高效匹配与快速响应等方面下足“绣花”功夫。

做好民生服务,要用心,也要创新。搭建智慧养老平台,嵌入一键呼救、健康监测等功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舒适度;开发教育云平台,利用电子资源库、远程授课等形式,让乡村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如今,数字技术与民生服务的结合,正在各个领域涌现出新场景、新模式。

未来,要进一步深挖数字化潜能,积极拓展其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创新应用,盘活民生服务资源,充分释放数字技术的乘数效应,共同答好民生“幸福卷”。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5月12日 第 05 版)

(责编:刘泽、张雪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