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环评改革再发力 推动效“绿”双提升

“2024年,中国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加工435万吨原油,为地方政府纳税近90亿。多加工1万吨原油,就能增加企业纳税近2000万。”中国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高级主管马志远为记者算了一笔账。
得益于呼和浩特市环评改革,审批服务提升、审批时间缩短,企业项目“丝滑”落地,快速建成投产,实现经济发展“加速度”。
中国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生产设备。人民网记者 张聿修摄
原来,建设项目审批的一系列环评手续办理下来,时间较长,需要企业多次“跑腿”。向区级、市级生态环境部门逐级递交申请,进行初审、现场核查论证、专家复审、专家联审等流程,跑不同部门……
“现在,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优化审批环节步骤,审批流程实现扁平化,一次提交,线上办理,审批时间直接缩短30%。同时,还主动对接了解企业项目情况,为我们建立一对一的专家指导团队,指导我们优化采用更新的工艺技术,降低能耗,帮助企业实现绿色发展。”马志远说。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不断转变服务理念,优化审批职能,提高服务质效,实施分级审批,打捆审批,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办理效率,实现服务更便捷,办事更高效。
“我们还关注重点项目,搭建服务平台,实行项目台账管理,主动靠前指导重大项目快审快批。此外,对环境影响轻微的6种类型建设项目公开予以了环评豁免,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办公室主任张涛介绍。
不仅要提速服务经济“产值”,也要监管保障生态“颜值”。据介绍,在环评改革中,呼和浩特市注重将环评领域现行的各制度有机融合、有效衔接,实施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实施“两证合一”接续办理,还注重全流程管控,让环评要求落地见效,助力绿色转型。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将聚焦企业办事“痛点”“堵点”,切实提升审批效能,借鉴先进地区推行的“高效办成一件事”经验做法,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实现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最大程度利企便民,全力以赴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守住生态环境保护底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五一”假期草原铁路发送旅客149.5万人次 同比增长10.7%
- 人民网呼和浩特5月7日电 (记者 赵梦月)记者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自2025年4月29日起至2025年5月6日止,为期8天的铁路“五一”假期运输任务收官,草原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49.5万人次,日均18.7万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10.7%。其中,5月1日发送旅客26.7万人次,同比增幅达11.4%,刷新单日旅客发送历史最高纪录。…
-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牧区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 做好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三牧”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锚定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目标,进一步深化农村牧区改革,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牧业,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结合自治区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