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正值春耕时!请查收田间的“春日来信”

2025年05月07日10:41 |
小字号

春风乍起,暖意昂然。行走在包头市达茂旗乡村的田间地头,一台台现代化的农机在田间往来穿梭,翻起层层新泥;地膜覆盖下,种子正积蓄着成长的力量。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春耕,也是一场充满希望的耕耘,机械轰鸣中、汗水挥洒间,春耕序曲奏响希望的乐章。

石宝镇红山子村的胡萝卜种植现场。达茂旗委宣传部供图

石宝镇红山子村的胡萝卜种植现场。达茂旗委宣传部供图

在石宝镇红山子村的胡萝卜种植地块,田间机声隆隆,已经翻耕起垄的土地上,播种机正在精准播种,覆膜机紧随其后,“保护”着种子,白色的地膜反射着阳光,从远处看仿佛一汪荡漾的湖水。

过去,胡萝卜只能采取人工传统方式种植,种植效率低,规模无法扩大,导致产量上不去。今年,内蒙古蒙盛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引进专业设备,采用机械化种植方式,既解决了劳动力的问题,又为规模化、批量化生产找到一条出路。“传统的垄只有几厘米,我们这个垄底到垄上高了很多,而且是机器一次性完成,垄面就像桌子面很平,方方正正的,便于播种。”负责人卢永旺说:“采用机械化种植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便于排水,后期的采收也用机械化。”

借助机械,农民们正在进行马铃薯切种工作。达茂旗委宣传部供图

借助机械,农民们正在进行马铃薯切种工作。达茂旗委宣传部供图

同样采用机械化作业的还有马铃薯切种工作:不断运作的传送带两旁,刀起刀落间,一个个马铃薯被精准切成均匀的薯块,好、坏薯块在传送带的作用下分别“走向”不同的去处。负责人介绍,可别小瞧了这一条生产线,有了这样一台机器,切块、拌种、装袋等流程就能直接完成,节省了人工,也提高了效率。

卢永旺介绍:“这几天,我们合作社正在种植的是胡萝卜,计划种植1000亩。今年我们还计划种植土豆1500亩、贝贝南瓜2300亩、药材育种500亩,其中主要是党参和黄芪。这几年,我们一直都在不断探索,以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在石宝镇红井滩村,甜菜播种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甜菜播种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一粒粒甜菜种子被精准无误地播撒进肥沃的土地,铺设滴灌带、播种、覆土、平整等工序有条不紊地陆续完成,机械化作业展现出的高效与便捷,为甜菜种植提供了有力保障。和往年一样,早在今年甜菜播种工作开展之前,种植户就早早与糖厂签订了种植合同,这也让村民心里吃下了“定心丸”。

达茂旗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董璞说:“2025年,全旗农作物预计播种面积10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53万亩、油料作物25万亩、中药材7万亩、优质饲草13万亩、糖料作物1.3万亩、瓜果蔬菜0.47万亩。据统计,化肥、种子、农药、地膜、滴灌带等农资完全能够满足春播生产。截至目前,全旗小麦已播面积9.8万亩、萝卜已播面积500亩、甜菜已播面积5700亩。种植玉米、葵花、马铃薯作物地块已基本完成耕地整地作业。”

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在达茂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村民们用勤劳的双手书写着春天的故事,用汗水浇灌着丰收的希望,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绘就……(沈玥、伊如乐)

来源:达茂旗委宣传部

(责编:苗阳、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牧区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做好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三牧”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锚定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目标,进一步深化农村牧区改革,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牧业,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结合自治区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内蒙古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7项基本服务功能全覆盖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获悉:该厅近日印发《内蒙古自治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水平提升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明确,2025年,内蒙古将全面推动已投入运营的208个服务区实现停车、如厕、饮用开水、加油、充电、餐饮、商超7项基本服务功能全覆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