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要闻

自治区“担当作为好干部”慈勤智:党建引领聚势赋能 创新实干筑梦林海

2025年05月07日09:52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浩瀚苍翠的怀抱中,莫尔道嘎恰似一颗被岁月精心雕琢的明珠,在林海间熠熠生辉。春日,漫山遍野的兴安杜鹃为它披上绚丽霞衣;盛夏,澄澈如镜的龙岩天池倒映着它的绝美风姿;深秋,层林尽染的斑斓色彩将它装点得如梦似幻;寒冬,皑皑白雪覆盖下的静谧山林,更赋予它超凡脱俗的圣洁之美。

  2020年以来,莫尔道嘎森工公司首创的“以水灭火”战法得到国家森防指在全国推广。在此期间,生态功能区有林地蓄积增长了27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96.47%;同时,该公司打造了“G331边境自驾游”“自治区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等一系列高质量旅游产品,旅游收入连年递增,2024年达到2830万元;此外,该公司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全面改善职工办公条件……

  这是慈勤智2020年担任内蒙古森工集团莫尔道嘎森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后向林区百姓交出的扎实成绩单。

  慈勤智在公司党建工作推进会上提出,“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他创新构建“12345”党建工程体系,坚持“党建引领发展”一条主线,强化“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两个保障,推进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三项工程,实施“政治领航、思想铸魂、组织强基、纪律固本”四大行动,实现“政治生态、发展质效、治理能力、队伍素质、民生福祉”五大提升。

  在具体实践中,慈勤智主导创建“两带三共四引领”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党建+”“一支部一品牌”“三查三惩三监督”等特色活动,牵头与属地政府和驻在单位建立“共商、共建、共享”发展机制,使党建与经济工作、地企共建同频共振、融合发展,该公司被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评为企业党建实践创新典范单位和“党建+”企业文化管理示范单位,他被授予“呼伦贝尔市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面对林区“停伐转型”的历史大考,慈勤智提出“四个转变”发展思路:从木材生产向生态保护转变,从单一经营向多元发展转变,从粗放管理向精细运营转变,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他主导构建了“4542”林长制工作体系,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结合生态保护建设实际,他先后争取实施了“防火办选址新建项目”等建设项目,累计投资7000余万元。2023年,莫尔道嘎森工公司被自治区选为林区唯一一家林长制示范点。

  慈勤智深知,要让绿水青山流金淌银,必须做好“生态+”大文章。为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慈勤智结合改革发展新形势和新时代的消费特点,着力构建了以森林旅游为龙头,以林下经济、绿色碳汇等为支柱的产业体系,与中国科学院、携程以及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黑龙江省漠河市等广泛合作,全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先后争取和实施了“莫尔道嘎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建设项目”等诸多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旅游项目,旅游收入持续增长。结合科技创新的发展要求,他与北大医学部联合开展了草苁蓉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并申请专利,获得了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

  “职工脸上有笑容,我们心里才踏实。”这是慈勤智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向一线倾斜政策的落脚点放在薪酬兑现上,让实干的职工得到更多实惠,干劲儿更足。针对职工担忧的因病返贫、因病致困等问题,他与地区中蒙医院沟通对接,为在岗职工免费开展体检,并建立完善“惠呼保”“互助医疗”等补充保障机制,帮助职工治已病、防未病。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慈勤智推行“梧桐计划”,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近3年引进大学生39人,选拔多名青年骨干到重要岗位锻炼,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有效解决了“后继有林、后继无人”的问题。

  他创新推行“三查三惩三监督”机制,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档案,推行重大项目“阳光公示”制度,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他带头执行“一线工作法”,经常深入基层调研,以“了解情况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记者 刘玉荣)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